最近,有些人在做腹部彩超或者是腹部CT的检查时,检查报告单上会提示出现肝囊肿,大家往往会心存疑问,“肝囊肿是什么?它有哪些症状表现?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吗?我们又该如何治疗它呢?”
别着急,接下来,我为大家一一道来。
一般来说,长在肝脏上的所有囊泡状病变统称为肝囊肿。它是一种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先天性肝囊肿十分常见,为肝脏多发疾病,往往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肝囊肿有什么症状表现呢?
当囊肿直径达10厘米左右时可能会出现压迫症状,比如压迫胃、压迫肠道出现上腹部饱胀感;压迫膈肌影响呼吸;肝门部的囊肿压迫胆管可出现黄疸;多发性肝囊肿压迫肝细胞会使正常肝组织越来越少,肝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如果囊肿内有细菌入侵感染,可出现腹痛与发热症状。
那它有什么危害呢?
囊肿较小者无任何症状,定期随访即可,不需要特殊治疗。当囊肿增大压迫周围器官或出现并发症时就会出现临床症状。巨大肝囊肿可能发生破裂,诱发急性肺栓塞,囊内感染出血,导致阻塞性黄疸等,因而,即使无症状的单纯性肝囊肿直径>5.0 cm时,都应积极治疗。
我们需要什么来做诊断呢?
一般来说,超声是目前可以诊断肝囊肿最简便易行的方法,超声可发现直径1 cm以上的肝囊肿,可确定囊肿病灶大小、数目、部位可作为肝囊肿的诊断标准,确诊率超过95%。
但以下两种情况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增强CT或核磁检查:一、肝脏囊性腺癌;二、有较长的肝囊肿病史;这类患者需要定期复查,首选B超检查,密切观察囊肿生长情况(尤其是增长速度较快或突然加快、数量增多),囊肿较大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复查频率,要保留每次检查结果,以便对比其变化。
针对肝囊肿,我们该如何治疗呢?
肝囊肿的治疗应视其大小、性质变化及有无并发症而定,一般肝囊肿生长缓慢不发生明显变化,大多数不需要治疗,只需定期体检复查即可。如果囊肿增长较快、较大(大于5厘米)并出现临床症状或出现并发症时应予治疗。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有经皮穿刺抽吸囊液和硬化剂注射治疗、囊肿开窗去顶、肝部分切除、肝移植术等。
我们应该如何预防?
肝囊肿饮食注意事项主要有:
一、饮食宜清淡,少喝酒,改变日常饮食的习惯,少食用腌制食品、采用低蛋白饮食、少食内脏食品、少食用高热量食品;
二、保持心情的舒畅,保证良好的睡眠。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自身健康是非常有益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