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简称“多动症”、“多动综合征”,又称“轻微脑功能失调”、“注意缺陷障碍”等。它是指发生在儿童期以表现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明显注意力不能集中,活动过多,产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病症。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多动知识现象,其实质是注意能力障碍及其其他各式各样的行为障碍,学习困难则是一种派生和继发的表现。儿童多动症一般发生于6~12岁的年龄儿童,通常起病在学龄前期。可占全体小学生的1%~19%,男多于女,其比例为2~9:1,至13~15岁少年期有自发缓解和好转的倾向。
儿童多动症有哪些临床特征?
儿童多动症的危害较多,最直接的不良后果是学习困难。患儿常常自幼就注意力涣散,小动作很多,坐不住,考试粗心大意,漫不经心,缺乏集中精力、专心学习的能力。任性冲动,情绪不稳,自我克制能力极差,固有较多的不良行为和品行障碍,常常惹是生非,扰乱课堂秩序,造成家庭生活不安宁,使家长和老师感到棘手和头痛。
儿童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冲动任性、情绪不稳和学习困难,智力一般没有问题。中医理论认为本症属于“失聪”、“健忘”、“痰阻”等范畴。小儿特点是阳常有余,阴则不足,本性好动。若有先天不足,禀赋虚弱,后天失养,阴阳不调,极易造成脏腑功能失常。阴阳不调,易致心肾不交,神志失控;后天失养,脾失健运,可致脾肾不足,阴虚而阳盛。虽表现为心肝有余,实则心肾脾不足,易出现神不宁、魂不安、意不固、志不坚之症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儿童多动症是以虚证和里证为主,是虚为本,实为标,里为因,表为果的关系。
多动症的医学名称为轻微脑损伤缩合征,也可称为学习技能障碍症,它主要分为注意障碍和注意障碍伴有多动两种类型,它们都被称为多动症。多动症主要表现是: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以学龄儿童症状表现最为突出。
2 儿童多动症的治疗药物有哪些?
2.1 治疗多动症的常用西药
目前治疗儿童多动症的药物主要包括中枢兴奋剂,如哌甲酯(利他林、专注达);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托莫西汀(择思达)。其他推荐药物: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调节药物,如可乐定;抗抑郁药物,如SSRIs(舍曲林、氟伏沙明、氟西汀)、TCAs(丙米嗪);其他治疗药物:中成药静灵口服液等等。目前认为中枢兴奋剂是治疗ADHD最安全和最有效的药物,治疗ADHD的总有效率达70%~80%,可以改善注意障碍、多动及冲动症状。
2.2 治疗多动症的常用中成药
用于多动症的传统古方有:①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孔圣枕中丹,适用于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证多动症;②柏子养心丸,适用于心气虚证多动症;③归脾丸,适用于心脾气虚证多动症;④礞石滚痰丸,适用于湿热内蕴、痰火扰心证多动症;⑤血府逐瘀丸、生化汤丸,适用于心肝肾失调证多动症。
现代研制的新药有:静灵口服液,小儿智力糖浆,适用于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证多动症。其他还有清脑益智合剂、康益糖浆、益脑宁、集神口服液、调神口服液等等,分别适用于不同证型的多动症。
静灵口服液
药物组成:熟地黄、龙骨、女贞子、五味子、远志、石菖蒲、知母(盐)、黄柏、牡丹皮、泽泻、山药、茯苓。
功能与主治:滋阴潜阳,宁神益智。用于儿童多动症,见有注意力涣散、多动多语、冲动任性、学习困难、舌质红、脉细数等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者。
组方释解:本方由知柏八味丸加味制成。原方功能滋肾阴,泻相火,配伍以远志、菖蒲定志安神,龙齿重镇宁神。诸药合用,共奏潜阳滋肾宁神之功效。
小儿智力糖浆
药物组成:龟甲、雄鸡、石菖蒲、远志、龙骨。
功能与主治:调补阴阳,开窍益智。用于儿童多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