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姓健康
【儿研所儿医说】快乐暑假,防范溺水是重中之重
发布日期:2020-08-13| 文章来源: 首都儿科研究所| 浏览量:101 | 【关闭

  炎热的夏天,我们总是和水密不可分。有些家长会带孩子到海边、水上乐园游玩,也有的可能会去小溪、池塘边戏水。夏季亲子时光虽然快乐,但要特别注意防范溺水。

  溺水的高危年龄段为1岁~4岁,11岁~14岁。儿童被水淹没后,可将大量水分及水中污物吸入呼吸道和吞入胃内,迅即填塞呼吸道发生窒息,也可因水的刺激,使喉头、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而窒息。溺水导致现场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是缺氧,溺水后机体组织严重缺氧可致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甚至衰竭死亡。

  呼吸系统可表现为呼吸浅速、不规则,面色苍白、紫绀,咳出血性泡沫状痰,肺部出现啰音。心血管系统受损表现为低血压、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奔马律、室颤、心搏停止。神经系统受损表现为谵妄、抽搐、昏迷、肢体肌张力改变。身体核心体温低于35℃。泌尿系统可表现为少尿、氮质血症、酸中毒等,还可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表现。

  溺水发生后,需尽快清理口鼻腔中的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不建议进行排水疗法(头低脚高位控水)及海姆立克法。这是因为排水疗法可能造成胃内容物反流,造成误吸引起二次损害,并导致心肺复苏延迟,增加死亡率。

  溺水的儿童急救分为三级:第一级,如溺水者神志清醒,保暖即可;第二级,如神志不清但有呼吸,应保暖并侧卧,以防误吸,拨打120后,从旁守护即可;第三级,如无反应、呼吸,应马上开始有效心肺复苏,同时拨打120,进一步等待急救医生前来进行呼吸支持及其他治疗。

  有部分儿童存在迟发性溺水(又称二次溺水),是在吸入水后经过一段时间发生的,这时会存在肺水肿,肺部的气体交换受阻,肺泡功能障碍,肺泡表面重要的表面活性剂流失。可能在之后的几小时会有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发热,行为举止突然变化,极度疲劳等症状。所以,对于救上来的刚溺水的孩子或者呛水的孩子,即便神志清醒了,也要对其严加观察,不能放松警惕。

  当然,防患于未然更为重要,包括在游泳池边安装围栏,进行水上安全训练,水边要有成人看管,让孩子佩戴漂浮装置,不去无人看管的湖边、溪边、河边玩耍等。  


 
互动交流
    

COPY 2011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6号院1号楼
京ICP备190530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120号
网站标识码:11000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