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姓健康
【专家讲科普】经常面露“怪相”,神外专家提醒您警惕梅杰综合征!
发布日期:2020-10-13| 文章来源: 航空总医院| 浏览量:358 | 【关闭

  在我们的生活中,梅杰综合征已经渐渐成了一种易见病症。梅杰综合征是一种节段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也有学者认为属于成人多动症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双眼睑痉挛、面部肌张力障碍样不自主运动,又称眼睑痉挛-口-下颌部肌张力障碍。     

  该病主要发病人群为40-70岁的中老年人,其中女性发病人群比男性高2-3倍,这是因为长期的情绪压抑、神经激素变化会导致神经环路出现异常,从而患上梅杰综合征。此外,在生活中过分追求完美的人,也是梅杰综合征的高危人群。如何火眼金睛识别梅杰综合征,怎样就诊治疗才不走弯路?在这里,航空总医院神经外二科主任、神外专家王林主任医师为大家详解。

  梅杰综合征和“癫痫”有何区别?

  梅杰综合征和“癫痫”容易被人混淆,两者有何区别呢?王林主任介绍说,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通常表现为发作性运动、感觉、自主神经、意识及精神障碍,多数患者有一过性意识障碍、四肢抽搐等症状;但梅杰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的眼睑痉挛和低位面部、下颌和颈部各种形式的肌张力障碍,少数患者后期也会出现肢体的抽动,但绝不会有意识障碍,一般来说脑电图检查没有异常。因此,做一个脑电图检查,一般就可以鉴别两者。

  “挤眉弄眼”,是梅杰综合症的典型表现

  王林主任指出,梅杰综合征具体症状通常表现为眼睑受累,“眨眼”,“挤眉弄眼”是梅杰综合症的典型表现之一。早期患该病病人,眼睛会感觉眼干、眼痒、有烧灼感和砂粒感等,有的患者眼睛会怕光怕风,甚至有强迫、焦虑、抑郁倾向,有的还会被误诊为“结膜炎”、重症肌无力、干眼症等。严重的病人可能会出现功能性失明、呼吸困难、吞咽困难、说话困难,会导致病人生活不能自理。

  梅杰综合征病人大多有完美倾向

  王林主任强调,患梅杰综合征疾病的病人,50%-80%左右存在追求完美,还有一定的强迫倾向特点。所以,平时生活中,保持愉快的心情和改变生活习惯很重要,这样会减少和减轻梅杰综合征的发病,但如果通过调节情绪和改变生活方式不缓解,需要进一步找医生进行规范的治疗。挂号可以找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擅长诊治这种疾病的医生就诊。”

  梅杰综合征治疗目前以对症治疗为主

  对于梅杰综合征的治疗方法这一问题,王林主任表示,目前还基本停留在对症治疗,对于其根治,国内外还缺乏特异性的方法,尚待进一步研究。治疗方法有口服药物治疗、手术治疗、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等。在出现症状之后不及时去积极治疗,容易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一些患者在病情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后才去医院就诊,这样也会影响到后期的治疗效果。王林还提醒患者,在出现一侧或双侧眼皮及面部肌肉无故反复跳动、抽搐时,应尽快选择就医!

  专家提醒:不同症状患者,应选择不同疗法

  王林主任还提示大家,对于症状轻的患者,可以不用药物治疗,通过调节心情、适当锻炼,有的能把症状控制的比较好。

  对于症状比较明显的患者,早期可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

  对于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症状比较局限的患者,可以选择局部肉毒素注射。但一般来说多数病例能够维持的时间为2-3月到半年左右会复发,需要反复注射。

  对于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或副作用明显、肉毒素注射也无效的患者,可选择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治疗。目前国内外公认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就是脑深部电刺激术,俗称“脑起搏器”手术。

  对于“脑起搏器”手术治疗,王林主任医疗团队临床治疗经验显示,目前约有80-90%的患者有效,改善率平均70-90%左右,差不多一半以上的患者症状基本消失,能回归正常生活,所以总体效果还是不错的。符合手术治疗条件的患者,可以选择此疗法。

  专家简介:

  王林,中青年神经外科专家,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外二科(功能神经外科病区)主任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和科研工作近30年,师从我国著名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傅先明和汪业汉教授门下,主要专业特长是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参与和独立完成神经外科手术超过5000例,目前开展的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Meige综合征、多种微创手术治疗周围性面瘫等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曾多次在美国、西班牙、韩国、香港、台湾等地参与国际学术交流。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专家门诊)

  周三上午(专家门诊)


 
互动交流
    

COPY 2011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6号院1号楼
京ICP备190530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120号
网站标识码:11000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