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姓健康 |
怀孕期间做几次超声检查,您真的知道吗?
发布日期:2020-10-23| 文章来源: 北京安贞医院| 浏览量: 220 | 【 关闭】
孕妇产前进行胎儿超声心动检查,可以排除胎儿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这一环节非常重要,不能忽略。那么,查胎儿的先天缺陷,孕期应该做几次超声检查? 正常情况下,孕妇在整个孕期要做3-4次超声检查: 第一次是在怀孕1个多月时,可以通过B超看看是否有宫外孕的情况等。 第二次是在怀孕11-13周时,做一次NT(颈项透明层)检查。通俗地说,就是通过彩超看看胎儿脖子皮肤的厚度。目的是为了诊断染色体疾病和多种原因造成的胎儿异常。以往的研究发现,在怀孕11-13周期间,如果胎儿是唐氏儿或者是心脏发育不好的话,颈项透明层会增厚,越厚胎儿异常的概率越大。这时,还能确定怀的是单胎还是多胎,并可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等。因为此阶段胎儿B超多项指标误差较小,便于核对孕龄。 第三次是在怀孕22-24周时,做一次系统畸形及先天性心脏病的彩超检查。除了能发现脑积水、脊柱裂、胎儿肢体畸形等问题外,这时胎儿的生长达到一定水平,心脏显示的图像最佳,是做先天性心脏病检查的最佳时期。如果时间过晚,孩子骨骼的发育会对心脏显像造成干扰,且在孕晚期,孕妇羊水较少,对检查图像的质量也会有影响。一般情况下,一个详细完整的胎儿心脏彩超检查大约需要20-40分钟。只要将超声波探头置于孕妇腹部,对胎儿单心室、大血管异常、房室瓣畸形、主动脉闭锁、肺动脉闭锁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都能做出早期诊断。如果胎儿问题严重,就及时中止妊娠;如果是小问题,医生则会建议4-6周后复查。 最后一次则是在32周以后,分娩以前。这时主要看有否脐带绕颈、羊水量是否正常、胎位是否适合顺产等。 准妈妈们,这四次必要的超声检查,您都做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