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姓健康
近视防控——低龄儿童眼健康档案
发布日期:2020-10-23| 文章来源: 北京安贞医院| 浏览量:212 | 【关闭

  提到近视,很多人都会把它与学生、成年人划上等号,小孩儿哪会得近视?我们来看看今年“6.6爱眼日”发布的《中国眼健康白皮书》中的数据: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另有报道显示3-6岁的低龄儿童中,约有2.5%的孩子为近视。近视的低龄化越来越严重了,低年龄阶段发生近视眼的孩子,更容易变成高度近视眼,导致视力损伤,甚至老年以后因此失明。所以关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健康,防控近视是一项要从娃娃抓起的工作。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小宝宝生下来后眼球和视力的发展规律吧。眼球近似于球形,我们把眼球的前后径称之为“眼轴”,刚出生后的婴儿眼球很小,眼轴只有16mm,因为眼轴段,这个时候的小宝宝是一个大远视眼,只能看到一些光感。生后宝宝的视功能迅速地发展,到1-2周时就可以有闭睑反应、瞳孔对光反射、无目的的眼球运动了;5-6周的小宝宝可以注意较大的物体;2个月时眼球就可以随着妈妈的脸转动了;3个月开始就可以注视了;8个月可以固视;2岁左右就可以平稳追随运动的物体;3岁左右视力即可达0.5左右了,6-7岁视力就会达到正常成人的1.0。在视功能逐渐发育的过程中,眼轴也逐渐生长,在4岁前,眼轴是快速增长阶段,4岁时可以长到20-21mm,之后眼轴进入缓慢生长期,逐渐长到正常成人的24mm。由于眼轴由短变长,小宝宝的眼睛是要经历生理性远视到正视化这个过程。我们把这个生理性远视称为远视储备,它可是让小宝宝远离近视的法宝。孩子在3-4岁时大概有200到250度左右的生理远视,5-6岁时有100到150度左右的生理远视,7-8岁时有50-100度左右的生理远视,8-12岁逐渐降为0度,变成正视眼。眼轴过早增长,生理远视过早消失,远视储备耗尽后,眼睛就会向近视发展。

  近视,顾名思义就是看近看得清,可看远看不清,是因为外界的平行光线进入眼内不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而是在视网膜前成像所致。近视的发生原因其实还不是特别清楚,目前认为由基因遗传、近距离用眼过多、环境因素、饮食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引起。300度以下的近视称为低度近视,300-600度近视称为中度近视,高于600度就是高度近视了。高度近视眼轴长,会导致眼底视网膜变薄、萎缩、变性、裂孔,对视网膜的结构及功能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尤其容易引起视网膜脱离,严重者还会失明;高度近视还易引起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影响视功能。很多家长会认为近视等孩子长大了,做个手术不就解决了吗?其实近视手术只是通过激光或眼内镜等方式把眼镜消除掉了,但是近视的结构还是存在的,尤其是高度近视的眼底改变是不会通过手术改变的,高度近视对眼球的损伤风险还是存在的。所以近视手术并不能完全改善近视。所以从根本上防控近视才是我们应该重视的。

  及时了解孩子的屈光状态以及眼轴长度,对婴幼儿等低龄儿童的近视防控是非常重要的。有遗传风险的孩子可能在2-3岁时就已经是近视状态了。有的妈妈会问,小孩子不会查视力,不配合检查,怎么才能知道他们的屈光状态呢?别着急,通过妈妈细心的观察和医院先进的检查手段是可以早期发现的。如果你看到宝宝看东西总要离得很近,或者把玩具拿起来放到眼前看,这可能就是出现了近视,一定要带宝宝及时检查。还有的宝宝总是爱眯眼睛或歪头看东西,这也可能是近视、散光或是斜视的表现,提示妈妈们注意啦。3岁以下的小宝宝到医院可以通过儿童视筛仪来进行屈光状态的检查,视筛仪就像一台小照相机,孩子的眼睛只要盯住几秒钟就可以检查完毕,从结果我们就可以了解小宝宝大致的眼位和屈光状态,如果孩子已经没有他这个年龄段应该有的远视储备值,那就要高度警惕近视可能会过早来到。3岁以上的孩子,妈妈就可以教孩子学习查视力表了。在医院我们通常使用“E”字形视力表,可以先买一张视力表,在家以做游戏的形式教孩子怎么识别视标,聪明的孩子们很快就能学会了。然后就可以到医院进行视力检查了,如果视力不能达到同年龄孩子的正常水平,医生就会进行下一步的验光程序,来看看孩子是否存在屈光不正。建议3岁的宝宝就要开始建立眼健康档案了,定期检查视力和屈光状态,动态了解眼睛的发育情况,能为近视及其他眼部疾病的防控带来很大益处。

  对于远视储备减少的孩子,妈妈们要特别注意啦,一定要特别关注孩子的用眼,不要过早进入近视状态。电子产品使用的低龄化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减少和控制使用时间对近视的防控很有必要。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家长带孩子,孩子一哭闹就把手机给孩子;吃饭时要看着动画片;一些学龄前孩子还经常拿手机或ipad玩儿电子游戏,这些过度近距离用眼的行为都是近视的高发因素,一定要及时喊停!建议3岁以下宝宝的家长尽量不给孩子看手机和ipad等电子屏幕类产品,这个阶段的宝宝可以通过画片等绘本的方式进行适当的学习,电子产品及小字体的书本尽量不要使用。3岁以上的学龄前孩子一次用眼时间要控制在20-30分钟,全天看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在减少近距离用眼的同时要加强在户外的时间,每天2-3小时户外的时间,其中最好有1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自然光线中的紫外线可以增加人体多巴胺的分泌,在近视的防控上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像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对眼睛的调节起到锻炼作用,对近视的防控也是十分有利的。

  “望子成龙”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愿,早教班、钢琴课、围棋班、拼插课等等的早期教育,使得孩子们过早地开始看书、写字、近距离用眼。3岁以下的宝宝最好只以绘本的方式看看故事书,不要看字、写字。幼儿园的孩子们在看书、写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姿势,“一拳、一尺、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要牢记心间,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读书写字的姿势,对防控近视十分重要。同时走路、躺在床上、强光下都不要看书。

  在用眼时,环境的照明光线也十分重要,环境要明亮,灯光照明要覆盖整个用眼区,不要出现盲点或盲区。饮食上不要过多进食甜食、油炸食品,要均衡饮食,营养合理。新鲜的蔬菜瓜果富含维生素和花青素,对眼睛健康很有好处。

  通过上面对近视的产生和防控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低龄儿童近视防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基因遗传引起的近视通常会较早出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防止孩子出现弱视是婴幼儿阶段的宝宝筛查的重点。3岁以上的低龄儿童要为以后上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立眼健康档案、良好的用眼习惯和用眼姿势、多户外、均衡营养饮食,尽量保留远视储备,让眼睛视力正常发育。

  宝宝的眼睛是天上明亮的星星,好好呵护他们的视力,让孩子们正常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了解视功能的正常发育过程,及早发现近视的端倪;了解防控近视的正确做法并付诸于实践,真正在孩子低龄的阶段把近视挡在门外。


 
互动交流
    

COPY 2011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6号院1号楼
京ICP备190530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120号
网站标识码:11000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