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姓健康
要想牙齿好,限糖减酸少不了
发布日期:2020-10-23| 文章来源: 北京安贞医院| 浏览量:159 | 【关闭

  龋病俗称虫牙,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因素作用下,牙齿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导致牙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堪称许多人从小到大的噩梦。如果不加以治疗,龋病不能自愈,会进一步发展为牙髓炎、根尖周炎等更为严重的疾病,造成明显的疼痛及感染,影响咀嚼、消化、发音等功能,也会造成美学上的损失,儿童如因龋坏造成牙齿缺失,还可能会影响颌面部骨骼发育,导致牙颌畸形。

  为什么糖和酸会对我们的牙齿造成巨大的伤害呢?让我们首先来学习一下牙齿的结构。宏观结构上看,我们的牙齿分为牙冠、牙根,它们相交的位置,一般称为牙颈部。微观结构上,牙齿从外向里,分为牙釉质、牙本质、牙髓,以及包裹在牙根外的牙骨质。其中,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因为含有大量的无机物,强度很高,均可以被称为牙齿的硬组织。而在这些无机物中,含量最多的是羟基磷灰石,大量的羟基磷灰石结晶按照一定顺序排列,使牙齿成为全身上下最坚硬的部分。羟基磷灰石组成的牙齿虽然坚硬,但就像自然界中的石灰石一样,不耐酸的腐蚀,当口腔内的pH值低于5.5时,牙齿即会产生脱矿。而我们的口腔中,存在大量的细菌,它们中的许多就可以产酸,让口腔中的pH值下降,进而造成龋齿。

  说到此,就会有人问了,龋病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目前主流的病因学认为龋齿是由4个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分别为细菌、宿主、食物和时间因素。

  我们的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与外界相通,多种多样的细菌在此形成复杂的共生系统,其中的一些,比如变异链球菌等,便可以利用饮食中的糖类产生酸性物质,降低口腔中的pH值,并且它们能耐受较低的pH值,即在其自己产生的酸性环境中依然能继续生长繁殖,因此,它们可以不断的造成牙齿硬组织的破坏,这一类既可以产酸又可以耐酸的细菌被认为是造成龋病的元凶之一。

  虽然细菌在龋病的发生过程中如此重要,但是仅仅有细菌还是不够的。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改善,人们的饮食从低糖向高糖转变,从粗糙向精细发展,这两方面的因素也对龋病的发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光我们人类可以从糖中获得能量,口腔中的细菌也可以利用食物中的糖类作为自己的能量来源。在氧气不够充足的菌斑深处,细菌无氧酵解产生多种酸性物质,如乳酸、甲酸、琥珀酸等,它们的存在使牙齿达到被破坏的pH临界值。另外,细菌还可以利用食物中的糖分代谢产生各种细胞内外多糖,作为自己的“粮库”和“手臂”,帮助自己与牙齿更好的结合,并且在糖分摄入不充分的时候也可以利用细胞内的“存粮”度过艰难的时刻。因此,控制糖分的摄入在对抗龋齿的过程中尤为重要。粗糙的食物,如富含纤维素的蔬菜、粗粮等,在进食过程中能帮助清洁牙面,称为食物的“自清洁”作用,而精细的碳水化合物,如精制糕点等容易粘附于牙面上,持续给细菌提供营养来源。因此多吃粗糙食物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龋病的发生。

  宿主因素即是指我们人类自己的因素,主要包括牙和唾液。有些牙齿在发育过程中会存在某些缺陷,这些缺陷的位置会比较容易成为龋病好发的部位,比如在牙齿咀嚼食物的位置有一些非常窄而深的窝沟,或在牙齿的表面存在细小的裂纹等。另外,如果牙齿排列比较拥挤,食物残渣容易堆积的位置也会较正常位置更容易发生龋坏。而在有些氟离子含量比较丰富的地区,比如山西、天津的一些地区,人们会从水和空气中获得较多的氟离子,这些氟离子可与牙齿中的羟基磷灰石结合,产生氟磷灰石,会加强牙齿抗酸的能力。唾液的多少以及其中的成分也会对龋齿的发生产生作用。简单来说,唾液较少的人相对更容易发生龋病。这是由于唾液能够冲刷掉一部份牙齿上的食物残渣;唾液中还含有各种缓冲物质使其pH值处于中性,当pH值高于临界值后,唾液中的矿物质离子又可以沉积在牙面上,改善牙齿脱矿的状态,即脱矿与再矿化的动态平衡。因此一些唾液分泌较少的老年人以及干燥综合征的患者,龋病的发生率也会比较高。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体针对口腔中的细菌也逐渐形成了保护自己的免疫系统,唾液和血清中都存在着一些与致龋菌相对应的抗菌蛋白,它们也会保护牙齿不受细菌的侵害。

  前文提到的第4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时间因素,任何一颗龋齿的发生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时间因素一方面是指从清除牙面上所有的附着物开始到细菌再次聚集产酸、酸性物质累积导致牙面脱矿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指从牙齿萌出开始,糖类物质累计存在于牙面的时间。因此时间因素是与其它三点因素密切相关的。

  仔细分析病因是为了更好的预防,总结龋病发生的4大因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如下的几个方面采取措施,达到预防龋齿的目的。首先,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糖类,尤其是精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控制细菌的营养来源、增强食物的自洁作用;其次,每日至少2次认真刷牙,并使用牙线,可以全方位控制牙面上细菌和食物残渣的数量;再次,在非高氟地区使用含氟牙膏,改善牙齿本身的物质组成,变怕酸的羟基磷灰石为耐酸的氟磷灰石,进一步增强牙齿的抗龋性;最后,定期进行牙科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期发现并治疗已经发生的龋坏,避免龋齿进一步发生发展为更严重的疾病。相信如果大家坚持做到上述的4点,一定可以获得更健康的牙齿。

  希望大家都能拥有洁白的牙齿和灿烂的微笑。


 
互动交流
    

COPY 2011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6号院1号楼
京ICP备190530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120号
网站标识码:11000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