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姓健康
回医科普|对父母说“爱”越早越好
发布日期:2021-03-12| 文章来源: 北京回龙观医院| 浏览量:326 | 【关闭

  正在热映的电影《你好,李焕英》收获了观众的笑声与泪水。这是导演贾玲以独特的表现形式来纪念已故母亲的一部电影。影片中,贾玲精湛的演技和对母亲的真情流露,震撼着观众的心灵;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与包容。在《你好,李焕英》中,各种喜剧“包袱”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情节的逆转又让人泪水决堤。这部电影所表达的不单单是女儿贾晓玲与母亲李焕英的故事,很多观众也从中看到了自己和妈妈的影子。

  在母亲眼里 孩子永远是“宝儿”

  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第一反应往往是保护自己。影片中却有这样一个片段:当贾晓玲以“从天而降”的方式穿越到80年代时,年轻的李焕英奋不顾身地张开双臂去接她,口中还喊着“我的宝儿”。但此时的贾晓玲已经160斤不止,反而将李焕英重重砸在地上……

  贾晓玲在同事张江口中已经是个“大胖丫头”,但是在母亲眼里,她永远是那个嘴里没大没小地喊着“李焕英”的“小王八蛋”。念这句台词的时候,演员张小斐语速较快,责骂中带着不忍,给人一种母亲永远不会真的责怪孩子的感觉。还有一个桥段令人印象深刻:晓玲伪造本科入学通知书一事被当众发现,让母女俩很“下不来台”。可镜头一转,母亲已将这一页轻轻揭过,对孩子的未来满怀信心。这些情节都引发了观众的共鸣,想起自己与母亲的点点滴滴。

  了解母亲真正想要什么

  “我一次也没有让我妈高兴过,我没有考上好的学校,没有成为一个贴心的小棉袄,没有找到出人头地的工作,我满怀愧疚,可她总是笑着安慰我,希望我健康快乐就好。”穿越回80年代的贾晓玲因为亲眼见过母亲的“未来”,由此产生了如果母亲嫁得更好,生的不是自己,人生也会不一样的想法。恰巧厂长的儿子沈光林对年轻时的李焕英情有独钟,贾晓玲便暗中撮合两人,由此闹出了不少笑话。

  回到过去的贾晓玲发现,自己对年轻时的母亲知之甚少。她不知道的是,在母亲心里,生下心爱的女儿就是此生最大的幸福。在小酒馆中,晓玲夸张地向李焕英描述着如果生的不是自己,将会有如何美好的未来。但当李焕英说到“我未来的女儿,我只要她健康快乐就行了”——话音刚落,贾晓玲便泣不成声。这种无条件的母爱也令在场的观众潸然泪下。许多时候,人们总以为自己已经足够爱母亲,却不知道,母亲永远比你所想象地更加爱你。

  晒出照片 也是对爱的表达

  多年前,流行着一首歌曲《懂你》。歌中对母亲唱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的确,母爱像空气一样重要,但也像空气一样无形。很多人在母爱中长大,沉浸其中而不自知,这部电影让人们心中的母爱得以觉醒。

  在影片的最后,荧幕上出现了“现实中”李焕英年轻时的照片。观众这时才发现,那位唠唠叨叨的母亲,曾经也是如花似玉的姑娘。走出影院,有的人泪流满面,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则在朋友圈晒出了母亲年轻时的照片,还有的掏出手机和母亲打通了视频电话……《你好,李焕英》告诉我们,应该及时表达对母亲的感情。晒出妈妈的照片,也是对母爱的大方昭告。

  敬老爱老 别再等待

  最后,让我们再回到影片的一开始。母亲李焕英的意外去世,对贾晓玲来说是挥之不去的痛楚。尤其是当之后的晓玲已经有能力兑现对母亲的承诺时,这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更让人觉得难以释怀。为人子女,不要等到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更不要只停留于电影带给我们的感动与泪水,而是要想想自己能够做什么,如何把握当下。

  今年春节,很多在外工作、学习的人选择就地过年。短暂的分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团圆。春节档热映的《你好,李焕英》唤醒了人们对母爱的思考与关注。很多人都表示,希望回到父母身边,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的确,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日渐衰老,今年的父母可以吃苹果花生,明年或许只能喝稀粥;今年的父母还可以自己走路,明年可能不得不坐轮椅……敬老爱老,不宜等待。我们要和父母的衰老赛跑,抢在时间之前,孝敬父母,大声说爱!


 
互动交流
    

COPY 2011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6号院1号楼
京ICP备190530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120号
网站标识码:11000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