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恒牙,通常有28-32颗,前后牙齿,排列整齐,上下牙齿,尖窝相对,在口腔中行使良好的咀嚼功能。
我们都知道,牙齿是以羟基磷灰石为主要成分的硬组织,但很多人不知道,每颗牙齿的中间,都有牙齿的生发中心,牙髓软组织。
一颗小小的牙齿,就是进化精良的咀嚼器官,硬组织直接起到咀嚼功能,牙髓软组织富于血管,神经,细胞,感知外界冷暖,修复岁月沧桑!因为牙髓精准的营养支持,修复防御功能,牙齿可一生行使功能。
牙齿生活在口腔唾液微环境中,当我们进食后,少量的食物残渣会滞留在牙齿的窝沟及相邻牙齿间隙,唾液中的一些细菌,会消耗这些食物作为自身繁殖的营养,同时排泄出酸性的代谢产物,引发牙齿硬组织溶解,从而使更多细菌停留在牙面,随着时间推移,这个过程如果得不到纠正,就会形成临床上常见的龋病,俗称“虫牙”。
龋病的形成,通常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由于细菌的代谢产物,破坏的是牙齿硬组织,这个过程,患牙往往没有明显疼痛,患者不易自发就诊。随着龋病的深入发展,细菌的代谢产物会向牙齿中心的牙髓组织扩散,引起牙髓组织的炎症反应。
牙髓组织中的细胞,具有修复及抵抗微生物刺激的能力,当细菌刺激强度相对弱时,牙髓组织会形成矿化的硬组织,阻止细菌侵入,而当细菌刺激较强时,由于牙髓处在牙齿硬组织的包绕中,炎症渗出得不到引流恢复,牙髓微循环出现障碍,同时牙髓中的神经纤维释放神经介质,患牙出现明显疼痛。此时,临床上通常采用去除牙髓的根管治疗,也就是常说的“杀神经治疗”。
这样说来,牙齿的问题,常常是早期没有明显疼痛,而出现明显的疼痛时,牙髓组织已经发生了难以逆转的炎症反应。去除牙髓组织的根管治疗,解决患牙疼痛问题,在一定程度保存了患牙的咀嚼功能。但由于失去牙髓生物学的营养支持,患牙的抗力性下降,需要后期的牙冠修复,患牙的寿命也受到影响。
那么,已经发生明显疼痛,牙髓出现炎症的患牙,可以保存牙髓组织吗?
随着口腔生物医学的发展,口腔显微镜的应用,口腔无菌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口腔新型盖髓材料的应用,更多的牙髓炎症患牙,可能获得保存牙髓的治疗。
所以,每年一次的口腔专业检查和护理非常重要,早期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及较少的花费。让专业的牙医,为您量身制定治疗计划吧!微创保存,大道至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