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姓健康
【儿研所儿医说】揭开“聪明药”的神秘面纱
发布日期:2023-05-18| 文章来源: 首都儿科研究所| 浏览量:60 | 【关闭
  近日,神经内科的医生接诊了一位患者,是一位高三年级学生的妈妈,这位家长诉说着孩子学习的辛苦,成绩不理想等等,最终的目的是想购买一种叫“利他林”的药。在医生的循循诱导下,家长透漏她是在一些论坛上看到的,说“聪明药”利他林,能够改善学习状态,提升学习成绩,她也想让孩子试一试。“聪明药”再次走入大家的视线,真的有这么神奇吗?下面就让药师从专业的角度讲一讲这“聪明药”。
  1、“聪明药”究竟是什么?
  所谓的聪明药其实都是一些精神药物,网传的聪明药利他林其主要成分就是哌甲酯,是目前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的主要推荐药物之一。
  哌甲酯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能够拮抗5- 羟色胺1 受体,并使囊泡单胺转运蛋白(VMAT—2)重新分布[1]。对于多动症儿童它可以通过兴奋大脑达到提高注意力的治疗作用,并不能增进记忆力或分析能力,不会让正常孩子变得更聪明。
  2、“聪明药”会成瘾吗?
  很多家长和学生缺乏对哌甲酯的正确认识,而盲目相信所谓的“聪明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铤而走险,最终导致药物依赖。
  哌甲酯属于国家严格控制的第一类精神药物除了用于适应症的治疗外,不能用于其他非医学目的。
  更需要注意,盲目服用此类药物弊大于利,长期或大剂量使用,还会产生一些精神症状,如,静坐不能、易怒、运动障碍(抽搐)、兴奋、失眠、嗜睡、困倦/ 疲劳、头晕、抑郁、情绪不稳定、定向障碍、幻觉,甚至躁狂,还有不可忽视的成瘾性[2]。对于健康人使用无疑是滥用药物。
  3、滥用“聪明药”的危害有哪些?
  近年来,哌甲酯及其类似物在药品黑市上的迅速扩张,已经导致多起中毒和死亡事件[3]。青年期是容易发展为药物成瘾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贸然使用哌甲酯类药物,可能对个人后期的人际关系、学术成就和个人的事业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4]。还有研究表明,滥用哌甲酯等兴奋剂还会导致自杀及药物过量不良事件的增加[5]。
  特别提示
  要想孩子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和旺盛的学习精力,健康的饮食、适度的锻炼和合理的作息是最重要的。
  对于确实存在注意力缺陷的患儿, 需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系统治疗。家长不应期望通过吃“聪明药”来提高孩子的成绩。利他林(哌甲酯)属于国家严格管制的一类精神药品, 滥用这些药物只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到头来成绩没提高,反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遗恨终生。

 
互动交流
    

COPY 2011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6号院1号楼
京ICP备190530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120号
网站标识码:11000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