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人肯定都有过“头晕”的经历,常表现为昏昏沉沉、头脑发胀、天旋地转、头重脚轻等。由于这些症状比较常见,很多时候并未引起重视。但它也许是就是某些神经内科疾病的早期信号,如果不及时就医,很可能错过最佳诊疗时期。
严格来说,头晕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类症状的总称,其中如果合并视物旋转则称之为眩晕。头晕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脑血管病、内耳前庭问题、血压异常、药物副作用、贫血等。对于突发头晕的患者,如果存在高龄、有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等脑卒中危险因素,脑血管病的可能性很大。值得注意的是,脑缺血性疾病引起的头晕往往伴有代偿性的血压升高,此时不可以随意降压,否则可能导致脑缺血加重。
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一类头晕成为血管源性头晕,占各种头晕的50%以上,包括后循环缺血、脑梗死、脑血管狭窄等病因。我们知道脑血管病是致死、致残率极高的疾病,很多人卒中前有头晕症状,当时没有及时就医,几天后出现严重的脑卒中,包括肢体瘫痪、麻木、言语不清、行走不稳等,有的甚至出现神志不清,有生命危险。
血管源性头晕可大多数来自于后循环,即椎-基底动脉系统,也可以来自前循环,即颈内动脉系统。后循环缺血的症状常为眩晕,多伴有视物旋转、平衡障碍,一般持续数分钟至十几分钟或更久,可有一过性视野缺损、构音障碍、共济失调、双下肢无力、跌倒发作;前循环病变引起的头晕症状主要为头昏昏沉沉感,可伴身体后倾、步态不稳,一般不伴眼震以及视物旋转。如果碰到了以上任意一种,建议及时神经内科就诊。
血管源性头晕的治疗主要分为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对症治疗即短期使用前庭抑制剂改善症状。对因治疗更为关键,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应该及时就诊神经内科,根据病情选择静脉溶栓、血管内介入治疗,抗血小板或抗凝等改善脑血流循环治疗,以及给予他汀类降脂药物、神经保护等其他治疗方案。
北京佑安医院神经内科近期完成了四例血管内治疗病例,其中两例是椎动脉狭窄所导致的眩晕,两例为前循环血管狭窄引起的头晕。
病例1:女,77岁,因“头晕伴视物旋转1个月”就诊,脑血管造影发现“左侧椎动脉闭塞,右侧椎动脉V4段狭窄”,行右侧椎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造影显示原狭窄处血管开通良好,患者头晕症状明显缓解。
病例2:男,58岁,因“头晕8个月,加重伴左侧肢体麻木1天”就诊,脑血管造影示“右侧椎动脉V1段重度狭窄”,行右侧椎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狭窄处恢复良好,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
病例3:男,38岁,主因“左侧肢体无力伴头晕1个月”入院,脑血管造影示“右侧颈内动脉C1段重度狭窄”,行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狭窄处开通良好,远端血流明显改善,患者肢体无力及头晕症状也已恢复。
病例4:女,65岁,主因“头昏沉感半年”入院,脑血管造影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行支架置入术后,狭窄处恢复良好,患者未再出现头昏沉症状。
【科室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神经内科是集临床、教学、科研及预防于一体的临床科室,设有神经内科内门诊、神经内科病区、神经内科介入、卒中单元和NICU。主要诊治: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传染病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痴呆、帕金森病、脊髓及周围神经病等疾病;以及头晕、头痛、失眠、焦虑、健忘等症状。其中脑血管病专业为科室重点亚专业,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动脉取栓、颈部及颅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颅内动脉瘤栓塞、脑积水和脑出血的微创穿刺引流,以及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治疗等。
神经内科电话:13552817478
神经内科门诊:A楼三层四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