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一种以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为基础的疾病,主要发生在伏案工作的“低头党”身上。随着手机、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低头党”,因此,颈椎病的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患病率也越来越高。
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食道型及混合型。其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部位、受累组织以及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不稳、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
颈椎病急性发作期需要制动休息,驱除诱因,必要时佩戴颈托,可借助口服止痛药或肌松药缓解疼痛,有条件的可去医院进行理疗,如超短波,中频电疗,磁疗等以缓解疼痛。这个时候应避免做牵引、按摩等,因为此时神经根及周围组织水肿,牵引或热敷会加重渗出或组织损伤。
颈椎病急性期过后需要进行运动康复训练。这点非常重要,也是治疗颈椎病的关键!!!那么,该如何进行康复训练呢?
颈椎病的运动康复训练
主要是通过颈背部功能锻炼,恢复及增加颈椎的活动范围,防止僵硬;同时增强颈背部肌肉力量,以保证颈椎的稳定性。颈椎病的运动康复应以牵伸放松运动和颈部肌肉力量练习相结合,以产生轻微疲劳感为度,短暂休息后即可恢复活力。每个动作10~20次,也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每次15~20分钟,每周3~4次,锻炼间隔不宜超过3天,锻炼最低持续时间为15分钟。
1.前后点头
站立位,保持颈部和上半身中立,颈部缓慢前屈再缓慢回到中立位,继续缓慢后仰,在末端维持3秒为一组,10次/组,3组/天。
2.左顾右盼
站立位,保持颈部和上半身中立,分别向左和向右旋转,使头水平旋90度,在末端维持3秒为一组,10次/组,3组/天。
3.旋肩舒颈
站立位,保持颈部和上半身中立,双手置于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缓慢旋转,10次/组,再由前向后缓慢旋转10次/组,3组/天。
4.耸肩松颈
站立位,保持颈部和上半身中立,双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双肩缓慢提起到极限处保持3秒,再缓慢下落到极限处为一组,10次/组,3组/天。
5.仰头望掌
站立位,保持颈部和上半身中立,双手缓慢上举过头,掌心向上,仰视手背3-5秒再缓慢回落为一组,10次/组,3组/天。
6.颈项争力
站立位,保持颈部和上半身中立,左手放在背后,右手手臂放在胸前,手掌立起向左平行推出。同时头部向右看,保持10s,再换左右手,10次/组,3组/天。
7.头手向抗
①双手交叉置于额头向后用力,颈部与之对抗,并保持5s/次,10次/组,3组/天。
②双手交叉置于头后向前用力,颈部与之对抗并保持5s/次,10次/组,3组/天。
③将左手置于头部右侧向左用力,颈部与之对抗,并保持5s/次,左右交替为一组,10次/组,3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