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姓健康
【世纪科普-科普专家说】儿童发热咳嗽总不好?找对原因是关键
发布日期:2023-11-20| 文章来源: 北京世纪坛医院| 浏览量:14 | 【关闭
  最近,全国多地出现了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峰,很多地区的儿科门诊已人满为患。究其原因与天气、环境以及自身免疫下降有着密切关系。
  秋冬季天气转凉,空气干燥,导致人们呼吸道粘膜抵抗力下降,同时人体防御机能降低,增加了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趁虚而入”的机会,使人们更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同时,低温环境也适宜这些病原体的存活和传播。幼儿园、学校人群密集,为了保持室内温度,经常紧闭门窗,导致室内空气流通不畅,这也为病原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导致呼吸道感染性病高发。
  这些疾病的病原体主要分为病毒和细菌,以及介于它们之间的非典型病原体,如流感及副流感病毒、新冠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孢病毒、麻疹病毒等是病毒类的代表,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脑膜炎双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结核杆菌等则是细菌类的代表,而肺炎支原体则是非典型病原体的代表。
  根据市疾控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儿童以肺炎支原体和流感病毒为主,两种病原占比分别为43.5%和21.7%,两者合计占比65.2%。此外,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和人偏肺病毒占比各为8.7%;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占比各为4.3%。近4周支原体肺炎一直排第一位。
  出现发热、咳嗽如何判断病因?
  常见的感染由病毒、细菌或者支原体感染引起。具体区别如下:
  1.普通感冒: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常以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较轻,不发热或仅有低热,一般3至5天痊愈。
  2.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包括甲型、乙型和丙型、丁型四种。表现全身症状较重,突然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可伴有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等。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
  3.支原体感染: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主要表现为咳嗽,干咳无痰,发热多为中低热,部分患者出现咽痛,肌肉酸痛,胸痛等症状。严重时剧烈咳嗽影响休息,并可伴有高热 。
  4.细菌感染:一般会有发热,白细胞升高,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出现不同表现,如扁桃体炎会有剧烈咽痛,可见扁桃体肿大甚至化脓。气管炎,肺炎会有咳嗽,黄痰等症状,与病毒及支原体感染有一定区别。
  5.此外,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疾病等也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但是多数会出现发热咳嗽以外的其他表现,比如:哮喘患者接触过敏原后出现喘息,胸闷;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出现关节疼痛,皮疹等表现。
  孩子发热、咳嗽应该如何处理?
  孩子发热、咳嗽,是否需要就医以及何时就医,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一般来说,大多数病毒感染为自限性疾病,因此,普通感冒发热,症状较轻者可采取休息、补充水分、物理降温,也可适当使用解热镇痛药、止咳药等药物缓解症状,大多3-5天可自愈。而且这时孩子抵抗力下降,在医院长时间接触其他感染患儿,反而有交叉感染其他疾病风险。因此可先居家观察。但需要注意避免使用过多的退热药,以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但是,如果发热等症状持续加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如乏力、胸闷、呼吸急促、喉鸣等),建议尽快就医。此外,如出现高热、抽搐,神志不清、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或者发热超过3天未缓解,也须尽快就医。
  支原体感染和细菌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流行性感冒则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这类疾病需要医生判断,并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总之,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居家观察;如症状较重或者持续加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尽快就医;如果考虑感染细菌,支原体,流感等,也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诊治。
  普通感冒、流感及支原体感染有传染性吗?是否会反复感染?
  1.流感是丙类传染病,传染性很强,且这种病毒易变异,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仍然会感染,所以流感易引起暴发性流行。
  2.普通感冒的传染性较弱。由于导致普通感冒的病原体有多重,接触不同病原体后,也会反复发生普通感冒。
  3.支原体感染后一段时间内会存在抗体,所以短期内反复感染的几率不多。
  孩子发热、咳嗽家长如何家庭护理?
  1.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表现
  如发热的温度、咳嗽的性质、频率,痰液的颜色和量等,以及孩子的精神和食欲状况。如果孩子精神状态还可以,尤其是当体温降下来之后,和平时状态一样好,照吃、照玩,这时候就不必着急去医院,可以在家进行对症处理。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2.物理降温
  对于发热症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措施,如用温水擦拭身体、使用冰袋等。物理降温可以有效地降低体温,缓解症状。同时,可以给小孩多喝水,及时补充身体水分,帮助小孩尽快退烧。
  3.药物治疗
  孩子腋窝体温≥38.5℃以上和(或)出现明显不舒服的时候,才吃退烧药。常见的退烧药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这2种药分别有混悬液、滴剂、栓剂、颗粒等不同的剂型,药物浓度、含量不一样,一定要注意剂量的使用。
  对于咳嗽症状,可以根据医生建议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咳嗽症状,减轻孩子的痛苦。
  需要提醒的是,不要自行给孩子使用抗生素等药物。
  4.生活调理
  补充水分和营养:治疗过程中,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等可帮助身体更好地恢复健康。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油腻等食物。
  保证休息:让孩子多休息,补充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刺激和噪音,帮助孩子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5.注意保暖:
  在保暖的前提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冷风直接吹向孩子。
  6.心理支持:
  给予孩子心理支持,多安抚情绪,让他们感到安心和信任。同时,可以给孩子听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或读一些故事书,以缓解孩子的情绪。
  7.避免交叉传染:
  对于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咳嗽,孩子需要适当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人。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也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总之,引起儿童发热咳嗽的原因有很多种,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休息和补充水分和营养等措施也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健康。同时,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如何科学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为了预防秋冬季传染病的发生,建议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
  2.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尤其是早晚温差较大的时候。
  3.增强孩子个人免疫力,多参加户外活动,适当锻炼,注意饮食营养均衡。
  4.避免接触患病者或疑似患病者,如与患者接触时要戴口罩、勤洗手等。此外,避免用手指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等部位,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风险。
  5.健康宣教:学校可以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向学生宣传秋冬季节的常见病预防知识,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6.如有不适,及时就医检查。如孩子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在就医过程中,孩子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
  7.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建议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8.幼儿园、学校里出现发热、咳嗽症状或者明确诊断传染病的孩子,注意居家隔离观察,不要到公共场所,也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待症状缓解,无传染性再返园、返校,避免造成疾病传播。  

 
互动交流
    

COPY 2011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6号院1号楼
京ICP备190530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120号
网站标识码:11000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