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姓健康
【清华长庚科普】注意!别让青光眼找上门
发布日期:2024-03-12| 文章来源: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浏览量:0 | 【关闭
 青光眼是一种可以导致

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

造成视力永久下降

甚至失明的

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

临床上  青光眼分为

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大类

不同类型青光眼

其病因不尽相同

1、原发性青光眼

包括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和原发开角型青光眼,大部分由病理性眼压升高引起,同时,年龄、家族疾病史、近视眼、糖尿病等因素也与青光眼有着密切关系。

2、继发性青光眼

是由于某些眼病或全身疾病干扰了正常的房水循环而引起的,如眼外伤所致的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继发性青光眼、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等,其致病原因均较为明确。

3、先天性青光眼

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房角结构先天变异所致。

怎么判断自己是否得了青光眼?

大部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并无特殊征兆,个别病人可偶有轻微眼胀,眼疲劳等,大多通过体检和眼科检查才得以发现。

闭角型青光眼“小发作”时,可出现眼球或眼眶酸胀不适、视物模糊或虹视等,经过休息多可自行缓解,当发生急性眼压升高时,可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眼胀、眼痛、畏光、流泪、虹视、眼红、头痛、视力锐减,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需及时到眼科就诊,排查有无青光眼。

眼压高就一定预示青光眼吗?

正常眼压的范围为10-21mmHg。眼压升高(大于21mmHg)是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当眼压升高最终引起病理损害,出现“特征性视乳头萎缩以及对应的特征性视野缺损”时,我们称之为“青光眼”。

如果眼压升高,在长期的随访过程中,并没有引起视神经的病理损害,我们称之为“高眼压症”。因此,眼压高不一定预示青光眼,但罹患青光眼的概率比眼压正常的人群要高。

长时间玩手机会导致青光眼吗?

长时间玩手机会导致睫状肌过度紧张不能放松,睫状肌紧张时,晶体悬韧带松弛,晶体位置前移,前房变浅,对于本身就存在“浅前房、窄房角”的人群,很容易诱发闭角型青光眼。

远视比近视患者更容易得青光眼?

远视眼常常合并“浅前房、窄房角”解剖特征,40岁以上更容易罹患闭角型青光眼。

但是,近视眼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危险因素,随近视度数及年龄增加,罹患开角型青光眼的风险增加。因此,不能单纯说远视比近视患者更容易得青光眼,确切的说,远视比近视患者更容易罹患“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患者视力下降还能恢复吗?

青光眼表现为急性眼压升高时,可引起角膜水肿、视神经视网膜缺血,从而导致明显视力下降。由急性眼压升高引起的视力下降,在紧急处置后,随着眼压恢复正常,大多数患者都能恢复正常视力,少部分患者无法恢复。

但是,因急性视神经缺血或慢性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引起的特征性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是不能恢复的,只能通过现有的医学手段控制病变进展,防止进一步加重导致失明。因此,对于各种类型的青光眼,我们更强调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哪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 有青光眼家族史的群体;

▲ 近视眼,尤其是中高度近视群体;

▲ 远视眼、早老花群体,通常周边前房浅、房角窄,容易发生闭角型青光眼。

▲ 高眼压症群体,5%-10%高眼压症患者会在5-8年内最终发展成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在40岁以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原发性闭角型50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加,尤其是女性。

▲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口服制剂或糖皮质激素滴眼液的患者,因此口服激素时建议定期监测眼压,若无医嘱请勿长时间滴用含激素的滴眼液。

▲ 有眼外伤病史群体。

青光眼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青光眼患者首先需密切关注眼压及视野的变化,通过眼科医生的专业分析调整用药,终身随访。

2.长期用药的青光眼患者要警惕滴眼液或口服降眼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不适及时与眼科医生沟通,调整用药,必要时可考虑激光或手术治疗。

3.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需避免过度用眼、减少暗环境下的工作生活时间、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以及俯卧体位。

4.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如需使用安眠药或精神类药物时请先咨询眼科医生,了解是否可以使用及注意事项。

 


 
互动交流
    

COPY 2011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6号院1号楼
京ICP备190530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120号
网站标识码:11000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