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姓健康
【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母乳喂养几个常见误区
发布日期:2024-05-22| 文章来源: 北京小汤山医院| 浏览量:0 | 【关闭
  2024年5月20日是第34个“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宣传主题为:倾听母婴,共筑暖链。旨在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母乳喂养”的观念,强化人们母乳喂养的意识。下面来介绍一下母乳喂养的几个常见误区。

  误区一:初乳有“毒”不能喝

  初乳,民间称为“血乳”,质地浓厚,黏度特高,呈橙黄带血色,味微苦,带微腥,故有些人觉得初乳不好,所以就直接挤掉。实际上,初乳至少含有13种生长因子、68 种细胞因子、415种蛋白、>200种寡聚糖、大量细胞以及中链脂肪酸,故称为“奶黄金”。母乳中这些种类众多的蛋白质以及丰富的活性因子能从各个层面促进婴儿的各脏器发育及免疫功能,是任何配方奶粉都无法模拟的。在早产儿重症监护病房,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将初乳涂抹在早产儿/新生儿口腔内进行的口腔免疫疗法,都可以明显提高早产儿的免疫功能、减少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误区二: 母乳 10 个月后没营养

  母乳的营养成分随着月龄的变化确实会发生一些变化,也因此分为初乳、过渡乳、成熟乳和晚乳。初乳蛋白质含量高,特别是免疫球蛋白;过渡乳脂肪含量最高;成熟乳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晚乳总量和营养素均下降。实际上母乳是根据宝宝身体的需求、生理成熟度不同而相应变化的,以满足相应阶段宝宝的生长发育需要,但并不等于10个月后的母乳没有营养了。

  误区三:母乳喂养6个月内不添加食物

  WHO建议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且这6个月内不需要添加任何其他食物。但每一个婴儿的生长速度不同、出牙时间不同,即生理成熟度不同,因此,添加半固体食物的时间理应存在个体差异,而不是统一一个时间点。添加半固体食物(俗称“辅食”)的最佳时机是满足以下3个条件之时:足月儿月龄达4~6个月,早产儿则纠正年龄4~6个月;线性生长速度处于快速生长阶段,即2~3cm/月;宝宝见到别的食物有想吃的欲望。


 
互动交流
    

COPY 2011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6号院1号楼
京ICP备190530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120号
网站标识码:11000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