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姓健康
【汤医科普】二十四节气养生药膳导引篇——夏至
发布日期:2024-07-04| 文章来源: 北京小汤山医院| 浏览量:0 | 【关闭

  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夏至节气后,气温继续上升,天气炎热,水汽蒸腾,降雨增多,湿热交结,困阻脾胃,极易引发人体出现一系列与脾胃相关的疾病,使人易出现头晕、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呕吐、腹泻等症状。人体在夏季的这种反应即中医所称的“疰夏”(民间俗称为“苦夏”)。此时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饮食养生·药膳】

  夏在五行属火,五味为苦,夏至时节饮食宜清淡,以清热、健脾祛湿、消食和胃为主,不宜肥甘厚味,可食苦味食物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

  1. 参梅甘草茶

  食材:太子参、乌梅各15克,甘草6克,白糖适量。

  做法:上药煎水,取汁,代茶饮。

  功效:益气养阴生津

  适用人群:夏季伤暑口渴,汗多,全身乏力者。

  2. 枸杞茶

  食材:枸杞子、五味子、白糖各100克。

  做法:将枸杞子、五味子拣洗,用开水冲泡,盖严浸泡1日,放糖令融化即得,代茶缓缓饮之。

  适用人群:食欲不振等“苦夏”青年人及高血压病患者。

  3. 白鸭冬瓜汤

  食材:白鸭1只,冬瓜2000克,瘦猪肉100克,海参(或江瑶柱)50克,芡实50克,苡米50克,莲叶1角。

  做法:将鸭治净,切块;海参水发;猪肉切片;冬瓜不去皮洗净,切块;几味加水共煮,加调味品,煮至鸭肉熟烤。分次食用。

  功效:补气阴,健脾胃,清暑湿。夏季热天常服之食品。

  【运动养生·导引】

  夏至节气,自然界阳气到达顶点,转化为一阴生,是一年中阴阳交替的重要节点。由于人体心血管功能对气温变化最为敏感,天气炎热,暑气入心,容易使人烦躁不安、疲倦乏力。运动方面应以舒缓轻松动作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以免耗伤气阴,这里我们介绍一下二十四节气导引之夏至导引式。

  夏至导引式是以手少阴心经筋的导引为主,手少阴心经筋起于手小指内侧,结于肘内侧,向上进入腋内,结于胸中,沿膈向下,系于脐部。

  吸气时:双手十指交叉,提至胸口,一脚后退一步,身体后坐,双手十指反叉前推,从而形成对手少阴心经筋的拧转牵拉;

  呼气时:后脚收回,双手收回下落到腰两侧,可根据自身情况左右重复多次。

  行此导引要注意呼吸顺畅,并保持身体平衡。此法能调理肺气,安心宁神,帮助气血运行,对心肺有良好的锻炼作用。


 
互动交流
    

COPY 2011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6号院1号楼
京ICP备190530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120号
网站标识码:11000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