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姓健康
【清华长庚科普】使用哪些药物需避免过度日晒?
发布日期:2024-07-19| 文章来源: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浏览量:1 | 【关闭

  近日,门诊一位张大娘前来用药咨询室,口述说:“我平日里喜欢去户外走走,最近2天不知道为什么脸有些肿,双手和前臂也有些痛痒,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应该去挂什么科室呢?”经过药师询问得知,张大娘听说吃灰灰菜可以清热利湿,同时也对中老年缺钙者有一定保健功能,于是跟老伴前两天去公园挖了些灰灰菜,回家后凉拌吃了一盘,但之前从未吃过,且最近两天也都有外出接触日光照射。药师猜测与灰灰菜中含有类似卟啉的光感物质有关.特异性体质者食用后经日光照射可引起光过敏性皮炎导致。

  一、光敏反应的定义和分类

  光敏反应是指由光敏剂引发的光化学反应,在医学上通常指的是药物的光敏反应,即在使用某些药物后,暴露于紫外线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光敏反应根据发病的机制可分为光毒性反应和光变态反应。

  光毒性反应:是一种非免疫性反应,由药物吸收紫外光能量后,产生一些活性物质,在皮肤中释放,导致的皮肤损伤。机体只要存在某种光敏物质,再经过适当波长和时间的光照后即可发生反应。皮损主要发生在暴露于光照的部位,表现过度晒伤样反应,为刺痛感、红斑、水肿甚至水疱、脱屑等。

  光变态反应:作为一种获得性免疫介导的反应,其发生率相对较低。与光毒性反应显著不同的是,光毒性反应通常在用药后几小时内迅速显现,且其影响范围限定在直接暴露于光照的皮肤部位。然而,光变态反应则具有约2天左右的潜伏期,其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直接接受光照的部位,还可能波及其他区域。

  二、哪些药物易发生光敏反应呢?

  1.西药类

  沙星类抗菌药物

  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

  磺胺类抗菌药物

  复方新诺明、柳氮磺吡啶、磺胺嘧啶

  四环素类抗菌药物

  多西环素、米诺环素

  抗真菌药物

  酮康唑、氟胞嘧啶、伏立康唑、特比萘芬

  其他抗菌药物

  氨基糖苷类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抗结核药(如吡嗪酰胺)

  抗肿瘤药物

  索拉非尼、伊马替尼、甲氨蝶呤、替加氟、卡培他滨、多柔比星、紫杉醇

  羟基脲、表柔比星

  非甾体抗炎药

  布洛芬、萘普生

  抗心律失常药物

  胺碘酮、奎尼丁

  降压药

  硝苯地平、尼莫地平、氨氯地平、地尔硫卓、卡托普利、缬沙坦

  降脂药

  苯扎贝特、非诺贝特、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

  利尿剂

  呋塞米、螺内酯、氨苯蝶啶、吲达帕胺、氢氯噻嗪

  降糖药

  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格列本脲、卡格列净

  精神障碍用药

  奋乃静、圣·约翰草提取物

  外用药

  过氧苯甲酰凝胶、阿达帕林凝胶、咪喹莫特乳膏、卡泊三醇搽剂、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维A酸乳膏、本维莫德乳膏

  2.中药类

  沙参、白芷、白鲜皮、仙鹤草、前胡、防风、荆芥、连翘、竹黄、前胡、三九胃泰、补骨脂素、雷公藤多苷、珍菊降压片、复方罗布麻片、马齿苋、紫云英等。

  三、防治皮肤光敏反应,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预防措施:

  减少光照时间:在服用光敏药物期间,尽量减少外出或户外活动的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

  晚间服药:对于某些药物,如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以考虑在晚间服用,以减少光照对药物的影响。

  防晒措施:外出时做好防晒工作,如涂抹防晒霜、穿戴防晒衣物、佩戴遮阳帽等。

  2.治疗措施:

  停药:一旦发生光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寻求进一步的治疗建议。

  抗过敏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给予抗组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如盐酸奥洛他定片、富马酸卢帕他定片等。

  外用药物:皮肤出现瘙痒时,可以外用止痒药物,如炉甘石洗剂、复方樟脑乳膏等。

  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局部或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如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等。

  日常护理: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搔抓和摩擦,以免继发感染。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作息习惯,有助于促进疾病的康复。

  四、防晒的核心目的是什么,用药后都要避免日晒吗?

  防晒的核心在于阻隔或吸收不同类型的紫外线,主要包括UVA、UVB和UVC。这些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各有千秋。其中,UVA的波长最长,它不被大气层顶端的臭氧层所吸收,能够穿透至真皮层,深入皮肤内部。与UVB相比,UVA更能使皮肤晒黑,并导致脂质和胶原蛋白受损,进而引发皮肤的光老化甚至皮肤癌。因此,UVA不仅会刺激色素合成,使肤色变深,更是造成皮肤老化、细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波长的紫外线还是引起药物光敏反应的关键因素。

  也许您会疑惑,为了避免光敏性皮炎等情况的发生,是不是用药后都需要避免晒太阳呢?温馨提示您,除了上述提及的药物外,服用某些药物后适当的晒太阳,反而会促进药物的吸收或发挥更好的效果,例如用于骨质疏松的阿法骨化醇,晒太阳时,太阳中的紫外线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能够转化为活性维生素D3,从而促进钙在胃肠道的吸收,调节肌肉中钙代谢,减少老年人跌倒的风险。

  五、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据统计,由光敏性药物诱发的药物性皮疹约占药疹的8 %,因此药物的光敏反应需要大家引起重视。特别提醒您的是药物导致的光敏反应不只发生在夏天,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而且光敏反应发生严重程度存在个体差异性,一旦发生此类不适症状不必过度惊慌,要切实做好防护,密切关注。此外,一些食物也可产生光过敏反应,如芹菜、香菇、苋菜、油菜、菠菜、木耳等;茴香、香菜、芥茉等调料;橘类,柑类,柠檬以及无花果等水果,在炎热的夏季,应尽量避免食用以上光敏性食物,以减少光敏反应的发生。


 
互动交流
    

COPY 2011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6号院1号楼
京ICP备190530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120号
网站标识码:11000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