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中毒离儿童生活并不远,重金属不仅广泛用于农业、国防、化工和医药领域,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也很常见,但很多家长并没有防范意识,导致儿童多在出现症状后或少数在体检时才被发现。重金属中毒临床表现根据种类、进入机体方式、接触剂量和时间长短不同而有所差异,儿童因其发育特点,更容易发生中毒,中毒后有可能造成不可逆性损伤,儿童重金属中毒以铅、汞最为多见。
儿童铅中毒
铅主要由消化道、呼吸道及破损的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儿童不良卫生习惯和不当行为可使铅进入体内。中国儿童铅暴露主要污染来源有:
1. 生活环境中的铅:家庭燃煤、二手烟、含铅皮蛋、手工制作锡箔、含铅油漆、隔夜“龙头水”等;
2. 儿童用品中的铅:含防锈漆的玩具、含铅的蜡笔与含铅的油画颜料等;
3. 含铅器皿造成的食物污染:如老式爆米花机、回收铜制作的水龙头、锡壶等锡器、含铅黄铜餐具、部分劣质彩釉餐具、人造水晶杯具等;
4. 母亲来源的铅:部分劣质口红、眼影、染发剂以及劣质的合金首饰等;
5. 使用含铅的民间偏方:治疗湿疹、口腔溃疡、乳腺炎、癫痫、抽动症等疾病的民间偏方(如:黄丹、红丹、官粉等)
6. 居住地附近有涉铅企业或家人从事涉铅工作,如铅矿开采、有色金属冶炼、蓄电池的生产和回收、电子垃圾回收、锡箔生产、五金加工及部分化工厂等。
危害:
可造成神经系统、肾脏、血液、心脏、骨骼、胃肠道、生殖系统等多系统损伤。
常见症状:
多动、注意缺陷、易冲动、脾气暴躁、轻度贫血、异食癖、恶心、呕吐、腹部隐痛、便秘、腹泻、牙龈铅线等。
就医:
如出现以上常见症状,且原因不明,有可疑接触史,应及时就医排查血铅及评估脏器损伤情况。
儿童铅中毒诊断分级:零血铅为无害水平,I级<100ug/L,为相对安全水平,II级100-199ug/L,为高铅血症,III级200-449ug/L,为轻度铅中毒,IV级450-699ug/L,为中毒铅中毒,V级>700ug/L,为重度铅中毒。
治疗:
脱离铅环境;补充钙铁锌,多食用抗氧化物食物;驱铅药物治疗(依地酸钙钠、二巯丁二酸)。
预防:
大规模血铅筛查,尤其高危地区及高危人群;远离铅污染源;避免应用民间偏方;勤洗手、勤清洗玩具及打扫家庭卫生;合理均衡饮食。
儿童汞中毒
途径:
金属汞:常温下为液体,可挥发,儿童最常见,体温计、血压计、实验室汞泄露、误服、刺入皮肤等。
无机汞:美白护肤品、朱砂、中医偏方、牙齿含汞填充物等。
有机汞:污染的水产品(水俣病)、农药等。
危害:
可造成神经系统、肾脏、血液、心脏、骨骼、胃肠道、生殖系统等多系统损伤。
常见症状:
急性中毒——腹痛、呕吐、腹泻、血便、咳嗽、呼吸困难、心衰、肾衰等。
慢性中毒—发热、皮疹、乏力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头晕、头痛、胸痛、腰背及关节痛、脱发、烦躁、淡漠、性格异常、神经炎、失眠、震颤、言语缓慢、触觉过敏、牙龈肿痛、皮疹、肢体痛等。
就医:
如出现上述症状,且原因不明,有可疑接触史,应及时就医排查血汞、尿汞及评估脏器损伤情况。
治疗:
急性中毒:迅速服用生蛋清、奶类、豆浆,洗胃,清创、脱离中毒环境、血液净化等慢性中毒:驱汞药物治疗(二巯丙磺钠)。
预防:避免水银体温计、血压计泄露;慎用含汞药物(口服/外用);禁食被污染的水产品;避免意外汞接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以下简称朝阳医)常营院区儿科,每周二上午开设儿童重金属中毒及肝豆专病门诊。
挂号方式:可通过“北京朝阳医院患者服务”小程序、“朝阳健康云”APP、114平台、“北京朝阳医院”微信公众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