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姓健康
【世界母乳喂养周】宝宝出生后这件“头等大事”, 只有妈妈能做!
发布日期:2024-08-07| 文章来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浏览量:0 | 【关闭
  妈妈们,您知道吗?一生中,几乎没有哪件事能像母乳喂养一样,对妈妈和宝宝的身心健康,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母乳是母爱传递的重要纽带,是您给宝宝的珍贵礼物。世界卫生组织 (WHO)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CEF)倡议——宝宝出生后最初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应持续至宝宝2岁或2岁以上。
  母乳的神奇 源自母乳的成分
  母乳含有细胞(免疫细胞、干细胞等)和活性物质(生长因子、抗体等),能协同发挥各种功效。
  物种特异性:所有哺乳动物的乳汁,都是为了满足幼崽的特有的生长发育需要,所以才会说“人吃人奶,牛吃牛奶”。
  个体特异性:比如足月儿和早产儿妈妈的乳汁就会有很大差异,宝宝越早出生,妈妈母乳中的免疫活性成分就越多,早产儿生后14天内母乳喂养比例越高,早产宝宝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 感染或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疾病的风险越低。
  时间特异性:在不同阶段(初乳、过渡乳、成熟乳)、一天不同时间(早上、夜间)、一次哺乳不同时间(前奶、后奶)乳汁成分含量都不同,作用也会不同。
  宝宝出生后第一口食物应是妈妈的初乳,初乳有助于提供免疫保护,促进新生宝宝的肠道功能发育,有利于预防过敏,减轻新生儿黄疸、体重下降和低血糖。
  初乳极其重要!
  让宝宝尽早频繁有效地吸吮,还能够促进妈妈分泌更多的泌乳素和催产素,能够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也能够刺激妈妈泌乳启动,促进乳汁合成与排出,是确保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
  按需哺乳
  “按需哺乳”,是指宝宝醒来有寻乳表现或妈妈感觉乳房胀了,就可以试着喂奶。妈妈可以观察宝宝的哺乳需求信号,给予及时回应,不要等宝宝哭了才喂奶。
  吸吮是宝宝的本能,但对于妈妈来说,哺乳是需要学习的技巧。
  特别是在产后初期,妈妈需要耐心,在不同场景下尝试各种哺乳姿势,只要妈妈和宝宝感觉舒服,且能让宝宝得到足够母乳就可以,这将会是母婴亲密接触的幸福时刻。
  哺乳姿势的操作要点
  1.妈妈身体放松,找到让自己舒适的位置。
  2.坐位时可以使用哺乳枕、脚凳等辅助工具提供后背、手肘、腿部的支撑。
  3.宝宝的头、身体呈一直线。
  4.宝宝身体贴近妈妈,宝宝的脸对着妈妈的乳房,鼻尖对着乳头。
  5.妈妈需要托住宝宝的头部、肩部和臀部。
  正确的哺乳姿势
  摇篮式:最普遍的哺乳体位,适用于可以坐姿哺乳的绝大部分母亲。该体位适宜短时间哺乳,或外出时条件受限时哺乳。
  交叉式:该体位适用于早产儿、吸吮力弱的宝宝或乳房较丰满、手臂短的母亲。
  半躺式:适用于产后能坐起的产妇。半躺式哺乳能调动新生儿的本能,如寻乳反射、吸吮反射、头后缩反射、抓握反射等。 
  橄榄球式:该体位适用于剖宫产术后能坐起时、乳房外上象限乳房结节,同时哺喂双胞胎,超重或肥胖的母亲。
  侧卧式:该体位适用于会阴侧切、会阴伤口疼痛、夜间哺乳、产妇疲劳或剖宫产术。
  剖宫产后的横抱式:剖宫产术后因活动受限、伤口疼痛等因素,可以尝试半躺式,让宝宝避开伤口横趴在妈妈胸前的姿势哺乳。
  母乳是宝宝最天然的食物,哺育的过程不仅是宝宝身体成长所必需,更是妈妈和宝宝情感交流的起点。
  每一滴珍贵的母乳,都承载着丰富的营养与妈妈深深的爱意,为宝宝的未来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一过程中,母婴间呼吸相融,情感交织,让母乳喂养成为宝宝生命旅程起点上最为宝贵与温馨的礼物。

 
互动交流
    

COPY 2011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6号院1号楼
京ICP备190530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120号
网站标识码:11000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