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姓健康
【清华长庚科普】孩子呕吐别慌张,正确应对有策略
发布日期:2025-02-19| 文章来源: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浏览量:0 | 【关闭
  春节过后,儿科门诊中因呕吐前来就诊的患儿明显增多,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常常感到手足无措,有的家长担心孩子进食后呕吐,就让孩子彻底不吃不喝,从而导致或加重脱水症状;有的家长怕孩子饿坏了,在孩子呕吐后赶紧大量喂水、喂食物,进一步加重呕吐......
  呕吐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是由于儿童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加上假期期间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且走亲访友聚集易导致病原感染传播,很容易导致儿童呕吐症状发生。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处理孩子呕吐问题,下面儿科医生将从专业角度为大家详细讲解儿童呕吐的常见病因及应对策略。
  一、儿童反复呕吐的常见原因
  1. 感染性疾病
  肠胃炎:这是儿童反复呕吐最常见的原因,多由病毒(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或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引起,常伴有腹泻、发热和腹痛等。
  其他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中耳炎、尿路感染,甚至脑膜炎等,也可继发呕吐。
  2. 非感染性胃肠道疾病
  消化不良:通常与饮食不当有关,如暴饮暴食、食用过多寒凉、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等相关。
  胃食管反流: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刺激咽喉,导致呕吐,尤其在婴幼儿中常见。
  外科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肠套叠、肠梗阻、疝气嵌顿、肠旋转不良等,会导致剧烈腹痛和反复呕吐,需紧急就医。
  幽门狭窄:多见于婴儿,表现为喷射性呕吐。
  3. 食物相关因素  
  食物过敏:如对牛奶、鸡蛋、坚果等过敏。
  食物中毒: 食用被细菌或毒素污染的食物。呕吐常伴腹痛、腹泻,可多人同时发病。
  4. 代谢和内分泌问题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儿童糖尿病未控制好时,可能出现呕吐、腹痛、呼吸深快等症状。
  先天性代谢异常:如尿素循环障碍、有机酸血症等,也可能导致反复呕吐。
  5. 神经系统问题  
  颅内压增高:如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可能伴有头痛、精神萎靡等症状。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一种功能性胃肠道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剧烈呕吐。
  6. 病毒性心肌炎
  常有前驱感染史,可表现为乏力、胸闷、心慌伴呕吐、腹痛等,严重时出现精神萎靡、呼吸急促、面色苍白。
  7. 心理因素  
  焦虑或压力过大:如考试压力、家庭矛盾等,可能通过“脑-肠轴”影响胃肠道功能。
  8. 其他原因  
  晕动症:乘车、乘船或玩旋转游乐设施时不耐受出现晕吐。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可能引起呕吐。
  二、家长如何观察病情?
  当孩子出现反复呕吐时,家长可以观察以下情况,帮助医生更好地判断原因:
  1. 呕吐的频率和性质:是偶尔吐一次,还是频繁呕吐?呕吐物中是否有血、胆汁或未消化的食物?
  2. 伴随症状:是否伴有发热、腹痛、腹泻、头痛、精神萎靡等?
  3. 饮食和活动情况:是否有饮食不当或接触感染者的历史?
  4. 心理状态:孩子是否近期有情绪波动或压力?
  三、应对策略
  1. 家庭护理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反复呕吐容易导致脱水,可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ORS)。
  清淡易消化饮食:在呕吐频繁时,让胃肠道休息1-2小时,之后可尝试少量清淡食物(如米汤、粥、软烂面条等)。
  保持休息:让孩子多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观察病情:记录呕吐次数、呕吐物性质及伴随症状,以便就医时提供详细信息。
  2. 何时就医?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
  - 呕吐持续超过24小时,或呕吐剧烈、频繁,无法进食及口服药物。
  - 呕吐物中有血性或咖啡渣样物质。
  - 伴有高热不易退热、剧烈腹痛持续不缓解、精神萎靡、头痛等症状。
  - 出现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口干、眼窝凹陷)。
  - 怀疑误食有毒物质或异物。
  - 有慢性疾病、免疫缺陷疾病等基础病患儿。
  3. 治疗策略
  病因治疗:如为感染性疾病,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如为肠梗阻等外科疾病,需外科就在,必要时手术治疗。
  对症治疗:补液盐、益生菌、必要时保护胃黏膜治疗等。慎用止吐药。
  心理干预:对于心理因素引起的呕吐,可进行心理疏导或行为治疗,儿童精神心理科就诊。
  四、预防措施
  1. 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避免食用不洁或过期食物。
  2. 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少吃油腻、辛辣食物。
  3. 预防感染:按时接种疫苗(如轮状病毒疫苗),避免接触感染者。
  4. 关注心理健康:帮助孩子缓解压力,保持愉快心情。
  5. 定期体检:尤其是有慢性疾病或先天性代谢异常的孩子,需定期随访。
  综上所述,儿童呕吐是一个复杂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可以解决的。作为家长,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仔细观察孩子的症状,及时采取正确的护理和预防措施,并在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互动交流
    

COPY 2011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6号院1号楼
京ICP备190530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120号
网站标识码:11000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