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动态>>党的建设
美小护的战“疫”日记丨希望
发布日期:2020-03-27| 文章来源: 北京同仁医院| 浏览量:149 | 【关闭

  春天来了

  Spring Comes

  凌晨,手机里收到患者发来的他和母亲出院时的新闻,电视里播着医疗队陆续撤离的新闻,一条条都是好消息。阳光灿烂,花香鸟语,武汉还没解封,但是希望就在眼前。

  出院的患者K先生,和父母一起住在协和西院,他在12病区,父母在9病区。时刻关注父母的病情,是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出院前,才有机会和他一起像朋友一样聊聊。他是家里第一个被感染的,年廿九那天,他开始发烧,之后他迅速把妻子和孩子送到其它的地方,本想自己在家隔离,却拗不过父母,老两口坚决要求在家照顾他。当他高烧的时候,年迈的父母整宿守着他,尽管戴着口罩,每天对房间进行消毒,父母还是有了症状,也被收到了病房里。

  刚住院的时候,他每天间断发烧,最高到40℃,直到有一天晚上,当他半夜烧到38℃,北京医疗队的一位护士老师给了他一颗退热栓剂,自那次退热后,他再也没有发过烧,从此他就记住那个护士。他说:“我问护士,为什么你就这样给了我这个药?不到38.5℃不是都是物理降温吗?”“我判断你的病情,和医生沟通以后,觉得你这个情况可以用药。”专业,细致,温和,这是K先生对北京医疗队的印象。

  “你知道吗?我虽然要出院了,可是我一点也不高兴,我的父亲前两天被送到ICU插管上呼吸机,可能还要上ecom,他变成这样,完全是我的原因。”说完,他有些哽咽。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跟他说:“天下最无私的就是父母,当你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做出和父母一样的选择。目前我们已经尽最大的医疗手段去救治,您与其不断地懊悔,不如和母亲出院后,继续为父亲加油,他一定会感受到。如果当初你把父母也送走,在当时的环境下,并不能保证他们不被感染,同样,父母也会无比后悔没有照顾你,所以我们不要往回看,当下最重要的是你和母亲慢慢康复,保证身体的健康,期待父亲的出院。”

  “马护士,你说的对,在住院期间,我看到你们北京医疗队真的很不简单,你们医院的曾宪红护士长带着你们团队,为患者做了很多护理工作以外的工作,理发,剪指甲这些小事,都体现了你们工作的细节,希望你们早日完成医疗任务,回到家里。”

  K先生和母亲出院了,继续到隔离点隔离,同时等待着父亲的好消息。在病区里,很多患者需要倾诉,家人不在身边,他们有太多的话想说。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完成护理工作的同时,能够倾听他们的诉说。

  收到武汉协和西院护士画的画,上面有两个机器猫,画着我和她那天上班时的对话,她说:“马老师,等疫情结束了,我要带你去看黄鹤楼,去武大看樱花,去吃海底捞,去喝好多杯奶茶。”她工作刚刚三年,才25岁,她还不知道什么是危险的时候,就进了隔离病区,和我开始上第一个夜班,我问她:“你害怕吗?”她说:“马老师,我不害怕,可是我周围也有很多感染的朋友,我却无能为力,我害怕这些。”她们真的为了救治危重患者,不能回家,也顾不上家里人,因为前期太缺护士了。一直到医疗队陆续到来,她们才有机会轮休。

  记得最开始的时候看到一句话:“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罢了。”在我眼里,她就是这样的孩子。她爱吃火锅、爱喝奶茶、爱吃各种零食,上班的时候她会说:“老师,您歇会,我去吧。”下班的时候她会说:“老师,再见,回去慢点噢。”她也会在上班的时候感到不舒服,我说让她出去歇会,她会去医生办公室,坐一会再回来继续工作,我说你们真的很不容易,等我们走了,你们还得继续工作。她却说,老师,我们在这是因为我们就是武汉人,我们应该这么做,可是你们却大老远的来帮我们,你们才不容易,我们真的特别感谢你们。

  疫情之下,每个人都不容易,我们负重,背负着家庭之重,社会之重,国家之重,我们前行,笃定胜利,勠力同心,携手与共。


 
互动交流
    

COPY 2011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6号院1号楼
京ICP备190530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120号
网站标识码:11000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