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动态>>党的建设
首儿青年突击队:一支能打胜仗的有生力量
发布日期:2022-12-21| 文章来源: 首都儿科研究所| 浏览量:239 | 【关闭
  2022年11月中旬以来,北京新冠疫情新增病例数、社会面病例数均持续高位增长。11月11日下午,首都儿科研究所12名医护人员接到通知,地坛医院增加病房扩充床位,需要派驻医护人员完成医疗救治任务。队员们迅速集结,于12日清晨从我所出发到地坛医院开启了21天的救治工作。
  这支平均年龄31岁的青年突击队,由4名医生8名护士组成,团员青年占比67%,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宫幼喆担任医疗队队长,麻醉科主管护师冯敏担任突击队队长,二人通力合作,互相扶持,和全体队员一起主动作为、勇挑重担,展现出敢于拼搏、辛勤劳动的精神风貌,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
  医疗队每天的工作日常是收病人、写病历、开医嘱。医疗组分3个班次,夜班是晚8点到次日早8点,收治随时转运过来的病人,相对比较繁忙。宫幼喆作为医疗队队长,不仅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同时还负责地坛医院、本院、酒店、班车的沟通协调工作,及时将队员们的需求进行反馈,解决队员们的后顾之忧。这是宫幼喆第一次参与定点医院工作,她快速调整,和队员相互打气,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面对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宫幼喆注意到他们的情绪不是很好,进食也相对较少,因此在每次查房时会跟他们聊天、陪同做检查,帮助缓解心情。有些老年人病情变化特别快,宫幼喆会特别关注,随时准备穿三级防护去病房救治。“这次工作虽然辛苦,但很有意义,亲身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贡献出微薄的力量,我很自豪。”宫幼喆说。
  胸部及肿瘤外科医师陈蒙所在的应急东南三区接诊的患者大部分是高龄老年人,大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有一名患者99岁,因排尿困难带着尿管,为了防止尿管堵塞,每天都要对尿管进行冲洗,加之身体弱,营养也差,陈蒙在治疗上就比其他患者花了更多的心思,严格关注患者的状态、出入量等情况。与儿童不同,成人的药品剂量相对大一些,补液量可以宽松一些,但也考虑到老年人补液过多容易引起心衰等情况,所以在补液和用药的治疗上,陈蒙更加小心翼翼,多请示、多学习。陈蒙觉得这次支援最大的感受就是国家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高度重视,始终把老百姓的生命健康放在首要位置。自己作为医务人员能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于临床实践,承担起救死扶伤的责任,是一种骄傲,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收获了很多,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医生这一职业的价值意义所在。
  普通(新生儿)外科主治医师王雪琪第一个夜班就遇到一名患有肝硬化、门脉高压等基础疾病的82岁患者消化道出血,他立即对病人进行抢救,开放呼吸道、三腔二囊管止血、冰盐水洗胃、备血、心电监护……经过一夜未眠的努力,病人的出血终于止住了。王雪琪负责的病区不仅有老人,还有多名儿童,年龄从1个月到15岁不等,面对这些小患儿,王雪琪充分发挥儿科医生的专业优势,不仅指导家长专业的护理和喂养知识,在查房的时候还会和小朋友聊天,鼓励他们要坚强,听妈妈的话,早点康复回家。
  内分泌科主治医师杜牧作为应急七病区唯一的儿科医生,第一天整整工作了14个小时。即使离开病房,也一直回想工作,优化流程、巩固注意事项。期间有一名小患者出现了病情变化,杜牧穿好防护装备为孩子做了详细的询问和查体,给出了合适的诊疗方案,最终解除了孩子的病痛。
  本次最核心的任务是使患者快速康复,每天的工作安排非常密集。护理组成员每班六小时,四班轮换。工作内容除了入院评估、输液、抽血、发药、测生命体征、做核酸等常规护理治疗外,要带病人做CT、送化验、办理出院、病房终末消毒等,此外还需要为病人发饭、打水、领商品取快递等,满足生活需要。麻醉科主管护师冯敏、泌尿外科主管护师安萌、心脏外科护师魏娆、内分泌科主管护师孙一惠、神经内科护士张波、儿童营养研究中心护士丁翔宇、重症医学科护师杨凡、肾脏内科护士于颖,每一名队员都积极响应,认真负责地参与各项工作,每个班次都忙碌且充实。
  突击队队长冯敏所在病区最小的患儿只有2个月。一天冯敏即将下班时,听到对讲机里传来呼叫:“还有首儿所的老师在吗?”冯敏立刻回答道:“我在。”“一名患儿要做血气分析,麻烦您操作一下,我们这组没有儿科护士。”“好的,没问题。”冯敏凭借多年儿科工作积累,穿刺一针就取得了血标本,减少了孩子的痛苦。虽然因为这个小插曲未能赶上通勤班车,但是能为患儿提供帮助,冯敏觉得所有付出和辛劳都是值得的。
  丁翔宇和杨凡在这方面也是深有体会。每次在应急区中,即使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看不见样貌,但凭借精湛的穿刺技术以及与孩子超强的沟通能力,总能让患儿和陪护家长第一时间分辨出是首儿所的队员。丁翔宇表示最喜欢送患者出院这项工作,每每看着他们痊愈离开,听到那声“谢谢”,心里倍感幸福。
  张波所在应急区一共54名患者,年龄上到90多岁下到1个月,跨度非常大。她一人身兼数职,除了穿梭于病房外,其他病区需要进行儿童医疗操作时,张波都会主动去帮助。每次顺利穿刺后,家长都会表示感谢。张波总会特别自豪地说“我来自首都儿科研究所”。
  在所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下,历经21天、126小时在岗的日夜奋战,这支青年突击队圆满地完成了救治任务。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在这个特殊时期,青年医护们竭尽所能,将疫情防控的大旗义无反顾地扛在己肩,贡献青春力量,奋勇冲锋在前!

 
互动交流
    

COPY 2011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6号院1号楼
京ICP备190530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120号
网站标识码:11000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