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文件中指出,推进妇女重大疾病防治、推进青春期和更年期保健以及生殖保健等是妇儿保健重要内容。面对近年来不断攀升的妇科内分泌患者诊疗需求,北京妇产医院始终以患者为中心,紧跟国家生育政策,于2021年11月15日正式完成妇科内分泌科(简称:内分泌科)装修改造并举行揭牌仪式。党委书记张建,院长阴赪宏,党委副书记刘静,副院长郝伟、吴青青、李笠、苗劲蔚、总会计师王星以及各相关科室负责人到场参加,内分泌科主任阮祥燕主持仪式。
此次改造工程,重点对内分泌科患者诊疗区与医护办公区进行了优化整合。增加诊室数量至9间,美化了患者候诊区环境,不仅充分考虑到患者的诊疗需求,提升了患者就医获得感,更为科内优秀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充分提升医疗人力资源的调配效率,将极大地推进妇科内分泌学科深度建设。
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成立于2002年4月,同年7月开诊,是中国首个妇科内分泌专科,在妇科内分泌相关疾病诊治方面独具特色。包括:更年期相关疾病的诊疗、保健与长期管理、绝经妇女骨质疏松防治;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卵巢早衰)、生育力保护(卵巢组织冻存移植);不孕不育、反复流产、多囊卵巢综合征(包括青春期、育龄期)、高泌乳素血症、异常子宫子宫出血(包括青春期、围绝经期)、性早熟、闭经等多种妇科内分泌及更年期相关疾病。
经过十九的艰苦奋斗与高速发展,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在主任阮祥燕教授的带领下,已从当初的年轻科室,发展为如今有在职医护及研究人员 14 人、11 位外国高端人才A类专家(其中两位获得外国友人在华最高奖项的“中国政府友谊奖”)、培养硕博研究生65人、年门诊量近10万人次的重点科室,临床队伍和研究队伍正迅速壮大,多次在妇科内分泌领域做出重要贡献。
科室主任阮祥燕:内分泌科创始人及学科带头人阮祥燕主任为医学博士(博士后),博导,首都医科大学妇产科学系常务副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215”人才工程妇科内分泌学科带头人。北京市战略科技团队负责人,阮祥燕教授作为中国第一人成功入选并连任国际妇科内分泌学会及国际绝经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同时阮祥燕教授还担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和妇科内分泌学组委员、国际妇科内分泌学会官方期刊 Gynecological Endocrinology 副主编及其中文版主编等。发表论文论著300余篇,SCI 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6部,科普书1部2版。
更年期疾病的治疗与保健是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的“老字号”。北京妇产医院于1999年率先建立了首个更年期综合指导中心,将更年期保健提上学科发展的战略地位;2011年内分泌科势如破竹,由中国医院协会和中华医学会联合授牌中国第一个“绝经门诊项目中心”;2017 年入选“首批北京市更年期保健专科示范单位”,2020年获得北京市卫健委授牌;2018年被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评为“骨质疏松症防治合作基地”;2020 年又被评为“国家级更年期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是全国更年期相关问题规范化保健治疗的典范。
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始终走在学科建设现代化的前列,“卵巢组织冻存与移植技术”是内分泌科生育力保护领域的“金招牌”。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阮祥燕教授引进先进技术,克服重重困难,于2012 年牵头建立了中国首个卵巢组织冻存库;2016年至2021年,阮祥燕教授团队仅用五年时间便达成了三次“中国首例”:成功完成中国首例冻存卵巢组织移植、移植后自然妊娠、妊娠后顺利分娩,填补了中国此项技术空白,2021年获2项国家发明专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殖医学史上的丰碑。如今,北京妇产医院卵巢组织冻存库现已冻存卵巢组织近400例,移植10例全部成功,处国际领先水平。阮祥燕教授牵头 50余位国内专家和5位国际专家制定了中国首部《卵巢组织冻存与移植》指南,奠定了学科发展的重要地位。
随着国家“三孩”政策的放开,女性生育力保护与妇科内分泌问题将持续处于热点地位。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与国内重大需求,不断提高站位,以发展的眼光促进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深耕临床与研究,大力推广“卵巢组织冻存与移植技术”,在妇科内分泌领域多头并进,奋力拼搏,帮助更多的患者和家庭,共谱妇产妇幼事业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