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我市儿科医疗质量和安全的规范化管理,6月22日北京市儿科质控中心召开了2022年专家委员会线上工作会议。北京市16个行政区58名儿科专家参会,国家儿科质控中心主任,北京市儿科质控中心主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教授出席本次会议。
在会议致辞中,倪鑫院长指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健康儿童计划。要想把儿科专业的质量抓好,服务做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其核心是将儿科医疗质量控制好。倪鑫院长强调,各位委员及其所在的医疗机构,既要做好各自医疗机构儿科的建设和发展,也要做好和相关机构负责人、法人的沟通。各位委员要以本单位为核心、为龙头、为引领,做好区域内儿科诊疗质量的统筹管理,带动区域内儿科专业的质控建设,实现儿科医疗服务质量的协同发展。北京市儿科质控中心作为省一级的质控中心要和国家儿科质控中心进行有效的互动。通过本次会议及培训,各位委员既要做好北京市的儿科质控工作,也要了解国家层面的需求和规划,了解国家对儿科体系建设的要求,上下联动,共同努力,最终实现我国儿科健康体系的全面建设。
北京市儿科质控中心副主任、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赵成松对北京市儿科质控中心2021年度工作进行总结,并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2021年度北京市儿科质控中心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完善了“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信息管理平台”数据收集功能,预计今年7月开始填报数据;完成北京市2021年度新生儿专业自查,并针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呈现出的问题给予改进建议;向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上报了2020-2021年度质控检查典型案例,其中包括2020年儿科发热门诊和儿科急诊专项检查和2021年新生儿专业医疗质量与安全专项自查发现的问题;以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为主,结合国家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平台数据和本市数据,开展单病种管理工作;开展儿科专业知识和质量管理培训12期,培训学员1000余人;修订《北京市儿科专业医疗质量核心控制指标》,并维护进“医政医管信息管理平台”;撰写2019-2020年度《北京市儿科专业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梳理2019-2020年度北京市儿科专业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现状等。2022年将重点围绕推进单病种管理、实施降低抗菌药物DDDs持续改进项目、健全监测网络、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以及开展相关学术和质量管理培训等开展工作。
昌平区儿科质控中心主任徐樨巍、大兴区儿科质控中心主任底建辉和顺义区儿科质控中心主任尉进茜分别从区级儿科专业队伍建设、医务人员培训、基层医院现况调研、医患沟通、医疗服务效率和新生儿专业质量管理等方面就区级儿科质控中心2021年度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
北京市儿科质控中心副主任、北京儿童医院质控办副主任刘敏就2022年要开展的重点工作单病种肺炎自查标准和儿科专业持续改进项目降低住院新生儿黄疸中胆红素脑病发生率(PIT-2022-04)和降低儿童抗菌药物使用强度(PIT-2022-05)开展了专题培训。
最后,倪鑫院长感谢各位专家对北京市儿科质控工作的支持和努力,并指出儿科涉及到18岁以下患儿的所有专业,这意味着儿科专业的质控工作更为复杂和艰难,北京市儿科质控中心要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儿科质控中心和北京市卫健委的要求,发挥质控中心的整体作用,做好儿科的质量控制,保证儿童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