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动态>>医院工作动态
PET/CT 帮您精准“找”出破坏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发布日期:2022-07-18| 文章来源: 北京潞河医院| 浏览量:249 | 【关闭
  PET/CT作为生物分子影像,一问世就给医疗影像诊断带来了革新,受到了医学界的公认和广泛关注,堪称“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特别是在肿瘤疾病方面获得了重大价值,主要体现在临床医生对其充分的认识和应用。
  PET/CT是一项全身检查,它有着良好的全局观和敏感性,一次检查,全身病灶一目了然,优势明显。其检查功效的特殊性以及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了解并认可。潞河医院自2022年6月投入使用PET/CT一个多月以来,已准确诊断多起疑难病例,为临床提供了重要诊疗信息,现分享两个真实病例,以便从中深入了解PET/CT的临床应用范围及其价值,有利于增加临床各科室对PET/CT这项高端技术的进一步了解,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便于在医联体区域内进行技术推广,为患者提供更优质、便捷、全面的诊疗服务。
  患者杨先生今年69岁,因体检发现肿瘤标记物升高1周,食欲不振1月余,伴体重减轻10公斤而来到潞河医院就诊。肿瘤专科门诊医师根据现有的检查、化验结果,高度怀疑存在恶性肿瘤的可能,决定进行PET/CT全身检查,结果发现患者全胃壁弥漫增厚,食管中下段局部可疑增厚,葡萄糖代谢不均匀增高,考虑恶性病变,高度怀疑胃癌,建议活检;随即杨先生进行了电子胃镜检查,镜下观察提示胃癌可能性大(Borrmann IV型),取活检病理诊断为黏液腺癌。杨先生因进行了PET/CT检查,及时明确了诊断,间接避免了其它不必要的检查措施,减少了痛苦,优化了检查流程,对于下一步采取准确的治疗措施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患者王先生今年51岁,确诊弥漫大B淋巴瘤5个月,化疗了8个周期,血液科医师在临床评估后决定进行PET/CT评价疗效。结果显示,原淋巴瘤病灶区域未见异常肿大或异常葡萄糖代谢淋巴结,按照淋巴瘤PET/CT应用指南的量化评价方法,Deauville评分仅 1分,已经达到临床CR的标准,从而为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及时准确的评估,极大缓解了患者长期化疗过程中积累的身心压力,为日后的随访、再治疗提供了重要的诊疗依据。
  潞河医院核医学科自开展PET/CT技术以来,已完成了50余病例检查,其中以血液科和肿瘤科诊疗患者检查数量最多,约占据全部病例的一半以上,就诊病例以恶性肿瘤或高度怀疑恶性肿瘤的患者为主,这充分体现了PET/CT最常见的临床应用是针对全身范围进行肿瘤的良恶性诊断及鉴别、寻找原发及转移病灶、肿瘤的分期、疗效监测及评估等,在肿瘤疾病的相关检查方面有着其他检查无可替代的优势。
  其它多个与肿瘤诊疗相关的临床科室,也有部分患者进行了PET/CT检查,说明这些科室对PET/CT的应用并不陌生,并且存在着良好的应用基础。而部分肿瘤病患较少的科室也相继开展了PET/CT检查项目,这些检查主要针对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全身检测诊断、感染或炎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等,涉及的检查目的各不相同,充分说明了PET/CT检查应用的多样性。
  根据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核医学科未来会陆续开展PET/CT针对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如癫痫定位、痴呆早期诊断、脑受体研究、脑血管疾病研究等。除此之外,PET/CT还有一大优势就是对高危人群进行肿瘤筛查。但为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医院实行精准的患者定位,建议以下三类人群进行此项检查:
    第一、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
    第二、不明原因的肿瘤标记物指数持续升高的人群;
    第三、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的亚健康中年人群。
  相关知识小贴士
  PET/CT检查适应症:
  1、 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2、 发现转移病灶,寻找原发病灶;
  3、 恶性肿瘤的分期;
  4、 恶性肿瘤的治疗的疗效检测及随访评估;
  5、 肿瘤高危人群、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人群肿瘤探查;
  6、 为活检确定有诊断意义的穿刺靶点;
  7、 指导放疗计划的定制;
  8、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疑难复杂病例等其他情况;
  9、 癫痫定位、痴呆早期诊断、脑受体研究、脑血管疾病研究;
  10、 感染或炎性病变中的应用;
  11、 心脏和神经相关疾病的诊断;
  12、 药物研究;
  13、 高级健康体检。
  PET/CT检查禁忌症:
  PET/CT无明显禁忌症,由于检查需平躺约20min,故病情严重或疼痛不能保持静卧者不能检查;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慎重检查。

 
互动交流
    

COPY 2011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6号院1号楼
京ICP备190530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120号
网站标识码:11000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