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1日是第23个世界睡眠日,人的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在睡眠
中,大脑和身体充分放松、休整,对维持正常的情绪和身体机能十分重要,可以说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基石。
北京中医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医师卢伟、主治医师姜默琳做客科普直播间,以“良好睡眠,健康同行”为主题,从中医的角度分析失眠的常见类型及诊疗方法,为广大网友解答关于睡眠的困惑。

近期,心身医学科门诊中经常有“阳康”后失眠的患者,卢伟表示,新冠感染属中医学“疫病”的范畴。中医学对新冠感染的认识,着眼于患者感染之后的症状。根据患者的症状,分析具体病因病机,进而确定治疗方法,即 “审证求因,审因论治”。在临床上常见以下几种证型:气阴两虚型,阳气不足型,痰热内扰型,肝郁气滞型。
气阴两虚型失眠
症状:睡不着、醒得早,常有气虚、阴虚的典型症状,比如说话乏力、气短、口干、口渴、自汗、盗汗等。
治疗建议:根据医生诊疗建议,采用中医药治疗。也可进行针灸治疗,可取百会、印堂、内关、神门、足三里等穴位,具体方案需到医疗机构诊疗后由医生开具。
阳气不足型失眠
症状:怕冷、手脚冰凉、萎靡不振、不能吃冷饮等。
治疗建议:可以应用艾灸,在关元、气海、肾俞等穴位施灸,每周2次、每次15-20分钟。日常也可以饮用一些保健茶辅助治疗,如肉桂陈皮茶等。
痰热内扰型失眠
症状:怕热、痰多、口苦、口粘、胸闷等。
治疗建议:针灸有较好的疗效,除百会、印堂、内关、神门等穴位外,还会配伍曲池、丰隆、尺泽等穴位,也可以采用走罐治疗。代茶饮可选用菊花茯苓陈皮茶。
肝郁气滞型失眠
症状:焦虑、烦躁、胁胀痛等。
治疗建议:调整认知,避免灾难化思维。采用快走、慢跑、瑜伽、太极等运动调节情绪和睡眠。也可按摩合谷、太冲、内关、神门等穴位。
就诊信息
失眠症属心身医学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对失眠症的治疗有明显的优势,且无依赖感和副作用。失眠症专病门诊选派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应诊,以中医综合治疗为主,提供具有针对性、持续性的治疗方案,让您拥有健康甜美的睡眠。
失眠症专病门诊:周一、周三、周五上午,周二、周四全天、周六下午
关注“北京中医医院”微信服务号,点击“掌上诊疗”—“预约挂号”,可提前10天预约挂号。
央视频、光明网、搜狐新闻、搜狐视频、网易健康、抖音、快手、视频号、微博等平台同步进行直播。您也可以通过“北京中医医院订阅号”视频号、抖音(ID210806698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快手(ID1640860595 北京中医医院)等平台观看直播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