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动态>>医院工作动态 |
“自由呼吸的感觉真好!谢谢您们!”86岁高龄患者脱机拔管从北京中医医院康复出院
发布日期:2023-04-13| 文章来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浏览量: 79 | 【 关闭】
一个多月前写下 “我要拔管 我想回家”的心愿 今天,如愿康复出院了 回想起两个月治疗的点点滴滴 86岁的曾爷爷感慨万分 "你们的努力,让我又能自由呼吸了 再好些,我就可以锻炼气功了" 曾爷爷曾是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的会员,也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气功师。今年年初,他感染了新冠病毒,“大白肺”后肺功能变得很差,后来又合并感染了细菌性肺炎,2月初住进了北京中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由于病情严重,曾爷爷一直在气管插管状态下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经过治疗,感染控制住了,但长期卧床、气管插管状态,导致他的肌肉废用性萎缩,呼吸肌肉力量减弱,呼吸功能和活动耐力严重下降。 为了尽快让曾爷爷脱机自主呼吸,ICU病房医生在其精神状态好时多次尝试短暂脱机。期间,血氧指标能够维持,但老人从心理上感到恐惧,表现得躁动不安,自主呼吸浅快,无法耐受脱机状态,导致一直无法顺利脱机拔管。虽然插着管说不出话,但曾爷爷不止一次在写字板上表达着“我要拔管”、“我想出院回家”的愿望。“无法拔管脱机,老人只能在ICU病房治疗,不仅增加了并发症发作的风险,还给老人心里造成很大压力。不能继续单方面尝试,请康复科来会诊”。ICU主任宋麦芬表示,根据老人当时的治疗状态以及超声检查评估膈肌增厚率和活动度等指标,可以开始进行康复治疗。 接到会诊邀请,针灸/康复/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田伟和康复治疗师于硕来到曾爷爷床旁,详细了解治疗情况,仔细查体,评估老人的身体状态。初步判断,目前曾爷爷以腹式呼吸为主,膈肌上抬无力,存在机械通气诱导的膈肌功能下降,主动及辅助呼吸肌群无力,胸廓活动度下降,四肢肌肉容量减少,活动耐力差等问题。综合曾爷爷的情况,田伟给出四个康复治疗方案,加强俯卧位通气,手法激活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群,增加胸廓活动度;床旁踏车每日两次,增强肌肉耐力,防止废用性萎缩;配合传统功法,在卧位或坐位下习练改良八段锦;在心电监护下尝试脱机,同时安抚紧张情绪,给予言语鼓励。离开ICU病房前,田伟冲着曾爷爷比了个大拇指的手势,鼓励说:“一定配合治疗师好好康复锻炼,咱们有希望脱机拔管,出院以后您还能接着练气功强身健体呢!”曾爷爷激动得连连点头,也比出了自己的大拇指。 康复治疗 每天进步一点 就这样,曾爷爷和治疗师于硕一起踏上了为期一个月的“康复之旅”。虽然过程稍有曲折,但在康复治疗两周后,曾爷爷就顺利拔管停止了机械通气,在吸氧面罩下可平稳维持血氧、心率等指标,呼吸运动较前充分,紧张情绪也大为缓解,但自主呼吸功能仍较差,并存在语音低微、自主排痰能力差等问题。治疗师于硕及时调整康复治疗策略,以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主动呼吸运动方法重建患者呼吸模式,以吹纸片、发音练习增强肺活量,改善肺通气,以主动咳嗽训练促进排痰等。 康复治疗4周后,曾爷爷的正常呼吸模式得以建立,可主动咳嗽排痰,语音较前洪亮,能够进行短句为主的言语交流。近日,曾爷爷“脱机拔管、出院回家”的心愿终于实现。回家后,他仍然需要准备制氧机经常吸氧,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曾爷爷又可以练起气功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