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天有术一根管、曲径通幽除顽疾。”这是对介入手术的形象描述。7月22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神经内科、急诊科及导管室,多科联合为一名患者成功实施“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介入治疗术”。术后患者症状完全缓解,身体状况恢复良好。
患者刘先生,66岁,于7月22日09时00分左右,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伴左侧肢体无力,症状持续不缓解,急送至佑安医院急诊。时间紧迫,神经内科及急诊科医护人员陪同病人完成颅脑CT检查排除颅内出血。神经内科孙奉辉主任以及霍霖宇主治医师对患者进行专业评估,患者NIHSS评分>6分(致残性卒中),需行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介入治疗,如不积极治疗后半生可能生活不能自理。当时家属还未到达现场,医务人员通过电话与患者家属沟通后,立即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并启动介入治疗流程。在积极术前准备的同时,导管室技师、护士以及神经内科孙际典副主任医师纷纷冒雨从家赶来参与救治,当患者被推入导管室的时候,患者儿子恰好赶到。
手术由神经内科孙奉辉主任和孙际典副主任医师实施,术中造影显示入颅的四条动脉(双侧颈内动脉起始部及双侧椎动脉开口)均有重度狭窄,尤其是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为次全闭塞(如图),且为此次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责任血管,如不及时处理,病情可能随时加重。根据患者病情及家属诉求,决定先行右侧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支架后血流恢复良好(如图)。术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无明显不适。
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次全闭塞,远端显影浅淡,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
双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
右侧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远端血流恢复良好
颅内外大动脉病变引起的卒中,致残和致死率高,发现的越早,静脉溶栓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时间越早,就能越有效地开通血管、恢复血流,降低致残、改善预后。然而,急性卒中的救治需要多学科紧密合作、无缝衔接,保证卒中绿色通道畅通无阻,是卒中救治的关键。该患者接受了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的措施,恢复良好,体现了我院神经内科团队卒中救治的能力,也体现了我院多学科密切合作、共同救治的团队精神。
【科室介绍】
北京佑安医院神经内科设有神经内科内门诊、神经内科病区、神经内科介入团队;主要诊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炎、脑膜炎、脑膜脑炎和脊髓炎)、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痴呆、帕金森病、脊髓及周围神经病等疾病;以及头晕、头痛、失眠、焦虑、健忘等症状。其中脑血管病专业为科室重点亚专业,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动脉取栓、颈部及颅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颅内动脉瘤栓塞、脑积水和脑出血的微创穿刺引流,以及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治疗等。
神经内科电话:13552817478
神经内科门诊:A楼三层四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