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动态>>医院工作动态 |
首都儿科研究所开展流域性半肝切除术,最大限度保护患儿残余肝脏功能
发布日期:2023-08-28| 文章来源: 首都儿科研究所| 浏览量: 27 | 【 关闭】
随着药物经外周静脉注射后,10秒左右,显示器上的左半肝逐渐呈现绿色的荧光,1分钟后,左半肝全部稳定显影,左右半肝之间形成了一条清晰的不规则的界限。这是首都儿科研究所普通(新生儿)外科近日完成的一例吲哚菁绿荧光介导下的流域性右半肝切除手术。 既往传统的规则性肝叶切除是基于Couinaud提出的两叶八段法为解剖学基础,人为的以Glisson系统及肝静脉走行对肝脏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实施的肝叶切除,其切除线也是人为设定的,并非个体化真实的情况。例如传统的右半肝切除,人为的以肝中静脉为界限,自肝中静脉起点至胆囊窝中点画一条连线,此连线即被认为是左右半肝的分界线,并以此为界分离左右半肝,进行右半肝切除。但这样的分界并非真实的情况,势必导致术中出血较多以及术后残余左半肝切面附近的肝组织缺血及淤血。 流域性右半肝切除则为术中游离肝脏右前及右后Glisson系统,将流入右肝的血流全部结扎阻断之后,经外周静脉注射吲哚菁绿,这样载有吲哚菁绿的血流全部进入左肝,吲哚菁绿进入左肝后,被肝细胞摄取,在近红外光的照射下显示出荧光。因此,注射后以荧光镜观察,左肝逐渐显影,待左右半肝之间形成明确稳定的分界线后,以电刀于肝脏表面标记分界线,按分界线离断肝脏,离断过程中不断的以荧光镜观察肝实质内左右半肝分界,调整方向,最终确定离断平面。 流域性肝叶切除,切除的肝组织均为患侧Glisson系统所供血流域内的肝组织,通过荧光按其供血流域确定出真实的肝叶分界平面,沿该平面行肝叶切除,能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残余肝脏切缘处的缺血及淤血,最大限度的保护残余肝脏的功能,从而给予患儿精准的个体化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手术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