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涵第一次入院时,我是他的责任护士。当时涵涵妈妈的情绪很激动,不能接受孩子得病的事实。我耐心地开导她,讲了一些治愈成功的案例,鼓励她和同病室的病友多交流经验。慢慢地,涵涵妈妈接受了这个事实,情绪也稳定多了。看到她照顾刚开始接受化疗的孩子显得手忙脚乱,我就时常提醒她患儿化疗后个人卫生、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后来,涵涵妈妈照顾孩子越来越得心应手,第一疗程也顺利结束,涵涵出院了。
涵涵和妈妈的性格都特别开朗,病房里时常能传出涵涵咯咯咯的笑声。这次涵涵来住院,他的身体状况很不好,明显消瘦了许多,孩子妈妈愁容满面,唉声叹气。发现这个情况后,我在每次发药、输液时都会多停留一会儿,多叮嘱几句。一次次的驻足与停留,让我和家长有了更深的联结。
有一次,我看到涵涵妈妈在默默地流泪,我上前问道:“您愿意和我聊聊吗?”涵涵妈妈不作声地点点头。我说:“能和我说说现在的情况吗?”妈妈说:“刚才医生告诉我孩子情况不太好,让我要有心理准备,我真的很无助,不知道怎么办……”她哽咽着说不出话来。我轻轻握着她的手:“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您每天很辛苦的照顾孩子,也没法好好休息,已经尽最大努力了,现在最重要的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这样才能更好的继续照顾涵涵。治疗上的事放心交给医生吧!”通过不断地安慰,孩子妈妈的情绪稳定一些了,我才放心离开。
在这漫长的抗癌历程中,涵涵经历了无数的治疗和艰辛。然而,他最终还是离开了我们,所有医护人员都感到十分婉惜和难过,因为我们一直在竭尽全力地抢救这个小生命。听到失去了涵涵的消息,妈妈的眼睛里满是泪水,但却没有哭出声音,她静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按照惯例我们为孩子做最后一次护理,为他清除身上的所有管路,擦洗身子,穿上崭新整洁舒适的衣服,用柔软且温暖的小棉被仔细地帮他裹好,最后再把他平时喜欢的玩具小熊放到他的身边。整个过程中,我又想起了涵涵在妈妈怀里咯咯笑的情景,不禁流下了眼泪。尽管孩子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我们的责任并没有结束。当我们完成整个护理过程时,孩子妈妈走过来,她微笑着对我们说:“谢谢你们,经过你们的细心护理,现在我感觉到孩子没有离开我。赵护士你说的对,咱们都尽力了。我带孩子来到北京治病,来到最好的医院,遇到了最好的医生护士,我没有遗憾了。”说完,妈妈到床边抱起了孩子,亲了亲他的额头,轻声说:“孩子,妈妈一直爱你。”而我也意识到,对于妈妈来说,这个过程并不只是医护人员的正常工作,而是一种特别的关怀和支持,看到我们给孩子穿上整洁的衣服,用温柔的语言为他送别,使她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安慰和温暖。孩子的去世无疑给母亲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但她选择了接受和感恩。她明白医护人员为孩子所付出的努力,无论结果如何,都值得尊敬和感激。她的微笑,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她对孩子最深切的祝福。
这个微笑的告别,让我们深感意外,却又无比温馨。提醒我们,作为医护人员,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是给予患儿和家属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抚,有时是治愈,常常去安慰。我们没有被生活磨灭热情,依然炽热朝气蓬勃,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所从事的工作,虽然平凡,却是最伟大的。
生命中的每一段旅程都会有起伏和结束,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间并不长,但他的存在却是如此珍贵。作为医护人员,我们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就是要尽心尽力为患儿提供最好的护理和关怀,无论是生还是死。
在血液内科,我们见证了太多的离别和痛苦,但也有许多孩子战胜疾病,重新获得健康和快乐。这些经历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和执着。每一次的成功和失去,都让我们更加明白生命的宝贵和珍重。护理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无私的付出和爱的传递。让我们一起为每一位患儿点燃希望之光,为他们的生命注入无尽的温暖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