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最小仅3个月!北京同仁医院心外科成功救治低龄低体重先心病患儿 给仅3个月大的先心病患儿做手术,技术难度大,术后还可能出现一系列并发症,风险重重。
面对挑战,北京同仁医院先心病团队迎难而上,成功救治,为孩子赢得了宝贵的成长窗口期。
不畏困难的勇气,源于多年奔走救治中扎实的技术积累,锻造出的那一份专业自信与底气。
多学科团队周密配合,确保手术成功
今年3月,北京同仁医院心外科与北京同仁公益基金会共同启动了2024年第一轮先心病筛查活动,专家团队来到贵州省毕节市革命老区金沙县,筛查了45名先心病患儿,其中符合手术指征的有9人,平均体重只有8kg。
心外科袁彪主任在金沙县筛查患儿
年龄最小的是一位叫“申申”的患儿,接受筛查的时候他出生仅72天。因为肺动脉瓣重度狭窄,同时合并房间隔缺损,孩子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喂养十分困难,早期手术尤为必要。申申的父母也非常希望孩子能尽早接受手术治疗。
对于心外科医生来说,低龄、低体重小婴儿体外循环手术一直都是巨大挑战,心内直视手术、麻醉、体外循环、心外术后监护各个环节风险重重。纵观国内,能开展此类手术的医院少之又少。
北京同仁医院心外科多年来一直开展先心病救治工作,每年完成此类手术50-100台,技术不断积累与精进,手术、麻醉、体外循环、监护团队良好配合,已成功救治了近800例先心病患儿,其中许多都是低龄、低体重和复杂先心病患儿。
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给予了团队底气与自信,这一次,医生们毅然决定将申申收治入院。
4月15日,申申从贵州来到北京同仁医院,此时刚满3个月,体重6kg。专家团队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经过术前精心准备,4月25日,心外科医生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瓣狭窄矫治术+房缺修补术,麻醉、体外循环、手术护士精确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检测,申申的肺动脉跨瓣压差消失。
患儿正在接受治疗
持续治疗密切监护,患儿转危为安
手术后,申申被送进心血管中心重症监护病房(CCU)。由于小婴儿器官非常不成熟,细胞膜钠泵及钙泵功能差,当晚,申申氧合逐渐下降,考虑为体外循环后的肺水肿及严重毛细血管渗漏症,给予对症治疗仍改善不明显。此后至五一节期间,患儿氧合仍持续变差,呼吸机通气吸纯氧下氧分压降至40mmHg,同时伴有心率快、血压低,无尿。
心外科及监护室全体医护放弃五一节假日休息,三班倒全程在患儿身边守护,采用腹膜透析、胸腔引流、呼吸辅助、液体平衡精确管理、营养支持等一系列治疗措施,患儿的氧合逐渐改善,血压逐渐升高,自主尿量恢复,5月5日,患儿顺利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
由于患儿年龄小,带管时间长,拔管后出现严重喉头水肿及呼吸道分泌物多,出现呼吸困难、频率快,氧合低,二氧化碳分压高等症状。医护人员继续床旁守护,予激素冲击、加强雾化、吸痰、强化抗感染等治疗措施,患儿呼吸困难症状改善,顺利转出监护室。目前,申申已经痊愈,平安出院。
从此以后,申申的先心病被完全治愈,跟其他孩子一样,可以拥有正常的生活,按时长大,肆意奔跑。
患儿家长为医护团队赠送锦旗
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中心自成立以来救治了大量先心病患儿,此例为体外循环下低龄低体重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最小患儿病例。通过此次救治,心外科团队在婴幼儿先心病手术方面获得了新的临床经验,锻炼了团队,增强了信心,今后将更好地为此类患儿提供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