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中提出,加大儿童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发挥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作用。日前,首都儿科研究所宣传中心与《中国少年报》携手,共同推出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专栏“健康知识小问号·儿科专家面对面”,倾听孩子声音,关注健康成长。
本次活动是我所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系列活动之一,活动于5月12日正式拉开帷幕,在“全国少工委”“中国少年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科普号”三个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活动通知,收集全国中小学生对自己身心健康的认识、理解和疑问,再由我所的儿科专家们进行解疑解惑。
“我妈妈经常要我吃鱼,每周吃一次,说对身体好,是真的吗?会上火吗”“我是一名10岁的小学生,从6岁开始,爸妈每年带我洗一次牙,但我同桌说小孩不能洗牙,否则会把牙缝儿洗大(这是他妈妈说的)。到底谁说的对呢?”“我妈让我每天跳600个绳,整整600个,这科学吗?”……同学们在评论区的留言既有对健康知识的探究热情,又充满了天真童趣。
我所眼科、内分泌科、儿童营养研究中心、急诊科等科室的专家们积极响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科普知识,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验。5月29日,第一批健康知识“小问号”回复信在三个微信公众号发出了,评论区的留言数量更多了、互动更活跃了。儿童营养研究中心主任王晓燕表示,“通过这个专栏,能把健康知识精准的普及到中小学生群体,帮助他们从小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和生活习惯,非常有意义”。
随着社会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关注度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意识到关注自己身体的重要性。然而,由于年龄和认知能力的差距,他们在面对一些健康问题时会感到困惑和无助。尤其是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孩子们会因为保护隐私和自尊心而不向家长或老师求助。我所作为公立儿科医学机构,不仅要为全国儿童提供医疗健康服务,更承担了社会责任和公益使命。因此,该专栏将长期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宣传中心主任池杨表示,从孩子们的留言中可以看出,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处理方式与家长有很大差别。守护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用到“儿童视角”,倾听孩子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感受,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习惯和健康问题。今后我们也将不断创新儿童青少年健康科普形式,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体验中学习和实践,助力儿童健康和全面发展。
《中国少年报》主编王仁芳表示,这个活动利用互联网平台,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直接与专业医生交流的机会,这不仅帮助孩子解答了关于健康的疑惑,还促进他们关注自身健康成长。70多年来,《中国少年报》始终坚持“陪伴儿童成长,服务儿童成才”的办报宗旨、未来我们也希望能够持续深入的开展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快乐中成长,拥抱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