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动态>>医院工作动态
首儿所开展新入职员工科研能力专项培训
发布日期:2024-08-23| 文章来源: 首都儿科研究所| 浏览量:0 | 【关闭
  在医学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培养具备前沿科研视野与创新能力的青年学者成为推动医学进步的关键。8月12日,首都儿科研究所科技处举办了为期3天提升新入职博士员工科研能力的专项培训,来自不同科室的20名新晋博士和部分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本次培训。本次培训内容丰富,汇聚了众多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涵盖了从基础科研方法到临床应用的多个前沿领域,为学员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
  8月12日,培训在科技处李晓恵处长的致辞中拉开帷幕。李晓恵处长强调了科研能力对于医学人才成长的重要性,并鼓励新入职的博士们要勇于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突破,善于在工作中发现科学问题,并鼓励大家珍惜此次学习机会,希望这次培训成为新员工科研启航的起点。首场讲座由实验中心王毅副主任主讲,他介绍了实验中心平台的情况,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单细胞测序与空间多组学技术在儿科研究中的最新进展与应用。接着,科技处循证医学中心牛文全研究员从方法学角度,为学员们深入剖析了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分析策略,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严谨的逻辑推理,让学员们掌握了队列研究的核心内容。来自天坛医院的王安心副教授以CHANCE2系列研究为例,分享了临床试验设计与实施的宝贵经验,详细讲解了临床试验的各个环节和注意事项,并强调了团队协作与沟通的重要性。科研项目申报是科研人员获取研究经费、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科技处循证医学中心吴晶为学员们详细讲解了科研项目申报的流程及注意事项,为学员们以后的项目申报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8月13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冷学明副研究员为学员们带来了关于人工智能在儿童医疗大数据中应用的专题讲座。冷老师介绍了AI大模型助力科学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分享了多个成功案例。来自昌平国家实验室任仙文研究员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员们深入解析了单细胞与空间组学分析的前沿技术,详细介绍了单细胞测序技术的最新进展、空间组学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并分享了自己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来自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的汪海波研究员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临床研究经验,为学员们揭示了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的魅力。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倪铭副研究员为学员们详细介绍了生物信息学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个领域,为学员们提供了实用的经验。
  科研诚信与伦理审查是科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8月14日,科技处王秋月和崔晓云分别为学员们详细讲解了伦理审查的申请流程及注意事项、科研诚信问题。讲座结束后,新入职博士分别汇报了自己的科研经历和未来的研究设想。主管科研的袁静副所长与科技处李晓惠处长共同听取了新入职博士及博士后未来科研规划的汇报,并逐一点评,鼓励他们:探索新的科研起点,砥砺前行,未来可期。
  此次新入职博士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新入职博士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首都儿科研究所及附属医院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充满朝气和创造力的青年学者将在医学科研领域大放异彩。
 

 
互动交流
    

COPY 2011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6号院1号楼
京ICP备190530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120号
网站标识码:11000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