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的要求,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注重加强护理人文建设,细化人文关怀措施,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9月4日下午,北京儿童医院护理部联合工会、宣传中心、客户服务部,在十二层报告厅举办了“护理的温度”——2024年叙事护理演讲比赛。本次大赛邀请了北京回龙观医院护理部主任护师许冬梅老师,北京儿童医院工会主席王爱华、国际医疗部(保健管理办公室)综合病房主任刘小梅、宣传中心主任项春梅、医务处副处长田超、客服部郭若思老师出席并担任评委。护理部主任迟巍带领全院护理同仁200余人共同参会。
本次比赛共收到81个参赛作品,其中31个作品进入到叙事护理的初赛筛选,最终12名选手带着对叙事的理解,进入本次决赛环节,讲述了临床中同患儿、家长及自我共同成长中的故事。参赛作品来自10个科室,选手有护理管理者、专科护士及青年护理骨干。
一等奖 刘静、白银伶
比赛正式开始,选手们动情讲述着临床中感人的故事,传递着护理的温度:一句用心的解释、一次温暖的注视、一段心灵的互动,诉说着共情与倾听中的叙事温情。每个故事都凝结着护理人对专业的精湛追求、体现着儿医护士在人文引领中的情怀与意识。除了选手的现场展示,本次比赛还设置了即兴应答环节,选手们用精湛的回答体现了对人文护理的再认识、对职业发展的美好憧憬。
二等奖 周彤、王珊、杨琳琳、崔晓晨
三等奖史李娜、李琳、甄锐、苏珊、孙正权、伊雅君
比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最终经专家综合评价,大赛共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护理部迟巍主任宣布比赛结果,同时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对选手们的精彩表现予以赞扬,她勉励儿医护士以此次比赛为契机——在各岗位中进一步践行叙事,提升儿医护理服务温度。
赛后,专家们对作品进行了点评并给出宝贵意见。许冬梅老师表示,参赛作品均体现了护士吸收、解释、回应患者困境的能力,讲演诠释了叙事护理精神——即叙事是一种态度:只有生命才能走入生命,只有灵魂才能走进灵魂;在故事中不仅患儿和家长得到疗愈,护士自身也被治愈着;许冬梅老师勉励大家在叙事的外化、解构等技巧方面再学习,更好地体现儿医“37℃”的护理温度。
刘小梅主任指出,参赛作品是儿医护士千万个朴素故事的缩影,故事中一个手掌、一本书,温暖了一颗心、也照耀着一个家庭;同时她希望护理兄弟姐妹继续同医生并肩作战、不畏各种艰难,在对职业的热爱中继续奔跑、前行。
项春梅主任对参赛作品给予充分肯定,并对演讲比赛的脱稿、限时问题进行了指导,强调要善于用细腻、生动的语言让人共情,在传播中通过故事增加吸引力。
工会主席王爱华在总结讲话中分享了三点感受,一是感动,为故事中护士的人文情怀、日夜艰辛与无私奉献所感动;二是感谢,对护理部组织有意义、体现护理价值观的活动,对参赛者的精心准备、对儿医护理团队的付出表示感谢;三是感悟,她抛出3个“如何”引起了参赛者与在场观众的思考:当工作忙碌与家长的焦虑碰撞时,如何体现温度?当我们疲惫而家长急切追问时,如何体现这份温度?当我们的专业技术有限而家长对生命的期待无限时,如何体现这份温度?最后,她启迪护理团队要善于应用语言的力量、抚慰的力量、精神鼓励的力量,带给孩子及家长更多来自专业人员无法估量的积极影响。她同时希望叙事护理团队60余人的“星星之火”,去带动、影响更多护士,把叙事理念传递,更好地落实人文关怀。
叙事护理源于叙事医学,它强调护士除关注疾病层面的生理指标、躯体症状等显性表现外,还应对于个体的社会、文化、信仰等给予关注并深入倾听,以了解患儿和家长背后的故事,对他们从心理、情感等角度给予支持、并依托护理专业的知识与经验采取行动。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护理专业的发展中,传播叙事、做好叙事,是时代的召唤、是将护理温度传播给更多患儿与家长的具象化路径。北京儿童医院自2023年10月19日成立院内叙事护理团队以来,广大护士对叙事护理从陌生、到了解,再到慢慢形成新的认知、理念、实践,这个过程是叙事护理工作开展的缩影、更是改善护理服务内化于心的体现。未来,在各护理专业深耕的基础上,会有更多属于儿医护理的叙事故事彰显儿医护士的仁爱之心、为儿医护理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积淀力量。
附:护理的温度-2024年度叙事护理演讲比赛获奖作品
护理的温度——2024年度叙事护理演讲比赛获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