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动态>>医院工作动态
第五届妇产专科医院内科医师讨论会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专科联盟会议召开
发布日期:2024-12-12| 文章来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浏览量:1 | 【关闭
  2024年12月7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生殖免疫专业委员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专科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妊娠高血压管理中心承办的第五届妇产专科医院内科医师讨论会暨第六届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诊治新进展讨论会暨第一届妊娠血栓免疫研讨会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专科联盟会议在北京召开。
  此次会议汇聚了国内权威的妇产及内科相关领域专家,聚焦妇产相关内科疾病的难点和热点,论坛涵盖了围产期内科相关的心血管、血栓免疫、内分泌代谢、呼吸等多个前瞻性议题,以及产科、营养、生殖代谢、检验数据挖掘等领域的最新进展,为同道们构建了一个多方面、跨学科的交流平台。论坛采取双会场多主题、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吸引了众多同道的广泛参与,现场座无虚席,线上累计15000人次观看会议。
  开幕式上,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生殖免疫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金鑫主持会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院长阴赪宏,副院长李笠,大会执行主席、内科负责人张琳共同致辞。
  阴赪宏院长在致辞中对本次参会的专家和同仁们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肯定了内科近年来在工作中的长足进步,提到妇产医学领域快速发展,尤其妊娠合并症治疗进步显著。面对高龄和高危孕产妇增加的挑战,妇产专科医院也在向精专科强综合方向发展,增强综合实力。本次会议旨在提高专业水平,为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提供保障。最后,阴院长对内科和协会的精心组织、筹备表示感谢,并预祝本次四会合一的大会举办成功。
  金鑫副会长在致辞中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与会的专家和代表表示欢迎。她强调健康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国家政策支持妇幼生殖医学发展,希望通过论坛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交流、开拓视野,并为妇幼健康做出贡献。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将继续推动卫生事业和产业的融合,提升发展水平。最后,预祝会议圆满成功,并号召大家为实现国家发展规划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李笠副院长在致辞中欢迎各地同道在寒冷的冬季来到北京参加四会合一的学术研讨会,并对大家的参与表示感谢,其次,对学会和妇产医院内科团队为筹备会议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她强调了妇产专科医院内科医师的重要性和全面性,赞扬并肯定了内科在多系统多专业领域的临床水平,表达了对妇产专科医院内科医生的敬意。最后,希望通过跨学科交流促进不同团队之间的合作,提高患者的安全管理。
  张琳在致辞中对与会领导、学者和同仁表示欢迎和感谢,她介绍了北京妇产医院内科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性,强调本次大会将继续探讨妇产科和内科的跨学科合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和学术前沿,希望此次会议能推动学术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医疗服务,并感谢所有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参与者的支持,期待共同度过有意义的时光。
  专场一:专家论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中心实验室副主任刘瑞霞提出甲状腺激素是人体几乎所有组织新陈代谢、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调节因子,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正常对女性的健康、实现最佳妊娠结局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她分享了我院中心实验室近几年在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研究领域取得的多项重大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将为妊娠期甲状腺疾病临床管理及指南优化提供必要可靠的证据,对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北京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科主任刘凯波对北京市孕产期保健情况进行了分析,她主要介绍了北京市婚孕前保健现状,即婚前保健率逐年上升、婚前医学检查人群高危妊娠比例持续增加、在北京市围产保健机构的共同努力下,近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在未来应加强孕前保健管理,发展专病门诊并制定孕产妇内科疾病的转诊指征,加强与产科的合作,搭建MDT团队。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徐娇教授指出,从胎儿时期到2岁是体力、智力、情感发育和健康素质的关键时刻,这一阶段的营养状况决定个体一生的健康,影响器官发育、免疫功能及成年后疾病风险。她特别强调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并介绍了辅食喂养挑战与现状,婴幼儿营养包项目,展望了未来研究与实践的方向。
  专场二:妇幼学科前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医学部主任陈奕指出,子痫前期是引起孕产妇死亡、医源性早产、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她从子痫前期预测指标、预测方法和防治等三个方面展开了精彩的讲授,介绍了目前可用于预测子痫前期的指标、方法及其预测价值,并强调了应从规范的产前检查、合理饮食、生活方式干预、补钙以及子痫前期风险筛查高危者服用阿司匹林等多方面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杨晓葵表示,多学科合作是保证孕产妇安全的基石,能够保证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安全有效,及其在助孕期间和妊娠期的安全。讲座中,她向我们介绍了辅助生殖患者妊娠风险等级评估及多学科管理建议,不仅要加强生殖医学亚专科的合作,也要与内科、产科等其他科室联动,满足患者需求,提高医疗质量。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妇女儿童医院的刘怀昌教授详细讲述了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内科近10年的发展历程,这一过程充满挑战与成长,从最初的建科开始,科室在重重困难中逐渐起步,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专业精神,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在刘教授的带领下,该科室已成为拥有8个亚专科的综合性科室,并获得了多项突破性的成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的马靖教授指出,妊娠期睡眠呼吸疾病能够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构成威胁,目前对于该疾病的诊治仍有障碍,而数字技术有望推动妊娠期睡眠呼吸疾病诊疗持续突破。马靖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数字健康干预具有促进实施、利于普及、行为管理、远程自助等优势,但是在真实世界中使用数字健康干预也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且存在数据泄露以及隐私侵犯等潜在的风险。
  分会场一:血栓与免疫
  金鑫副会长首先介绍了生殖免疫医学及专科建设的发展趋势,分析了中国近10年生殖免疫医学发生的变化和四大驱动因素:国家政策的引导、学术科研的进步、临床水平的提升和产业企业的参与。她强调应当动态掌握学术前沿知识,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随后,她指出生殖免疫专科的建设离不开实验室检测和临床监测、临床实践、患者信任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检验科主任曹正表示从建档到分娩的妊娠女性是一个天然队列,拥有庞大的妊娠期检验数据。妊娠期众多指标会发生显著的生理改变,有必要针对该特殊人群建立参考区间。他为我们介绍了妊娠期建立参考区间的方法,表示检验大数据与临床数据相结合,通过多种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创建出科学且有临床价值的机器学习(或人工智能)预测模型,并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多种机器学习方法和实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免疫中心/风湿免疫科李春教授围绕APS分类标准的变迁、APS治疗指南的变迁、免疫相关不良妊娠三个方面进行了精彩的讲授。李春教授强调要关注免疫相关妊娠的并发症如不孕、自然流产、子痫前期等,需要严格把控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在复发性流产中应用的指征。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妇科生殖内分泌专科陈慧教授围绕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自然流产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妊娠结局、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自然流产、孕期母胎监护等四个方面展开了精彩讲授。陈教授指出,胰岛素抵抗是自然流产的重要因素,也有动物实验表明胰岛素抵抗可能通过多个途径增加流产的风险。陈慧主任特别强调了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的重要性。
  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检验科的李传保教授介绍了用于血栓性疾病预防或治疗的药物,以及抗凝药物的发展史。随后,他详细介绍了不同剂量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以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过程中监测的指标。李教授指出,Anti-Xa浓度检测对于低分子肝素的监测有很高的价值,光学比浊法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是血小板功能评估的金标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吕良敬教授首先对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合并妊娠进行了概述,并向我们介绍了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复发性流产合并风湿免疫病能够显著增加患者妊娠成功率,降低妊娠不良事件发生率。此外,吕教授分享了乙肝病毒感染的CTD女性妊娠结局分析,结果表示HBSAg阳性患者和HBSAg阴性HBcAb阳性患者在妊娠期HBV再激活风险不同,此研究为HBSAg阳性患者预防性TDF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提供了证据。
  张琳副主任医师以一例易栓症患者为引入,对易栓症的概念、发病机制、病因分类进行了讲授。随后,她详细介绍了常见的几种遗传性易栓症及其筛查时机和治疗。对于妊娠期女性,易栓症可造成深静脉血栓、复发性流产、胎儿生长受限等不良妊娠结局。她表示遗传性易栓症合并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复杂,各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仍有争议,应个体化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科佟彤医师通过一例典型病例,为我们深入讲解了妊娠期大量蛋白尿的鉴别诊断。她在讲座中提到,妊娠早期出现的尿蛋白多考虑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妊娠20周后出现的尿蛋白需要注意与子痫前期鉴别。此外,她强调重度子痫前期是妊娠期肾病综合征的最主要病因,妊娠期肾病综合征被认为是子痫前期的特殊类型,明确病因对指导治疗有意义,积极的对因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分会场二:高血压与代谢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平凡教授介绍了动态血糖监测在孕期使用的优势,并总结了多项相关领域的研究结果。这些结果表明,妊娠期高血糖患者使用动态血糖监测能够显著改善围产结局。此外,平凡教授分享了一例临床中遇到的典型病例,进一步验证了动态血糖监测在妊娠期糖尿病应用的必要性,并向我们详细讲授了如何解读动态血糖图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高莹教授向我们介绍了2024年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年会上关于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最新进展。根据多个大样本循证医学证据结果,ATA指南明确表示,TPOAb阳性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备孕女性不推荐使用LT-4干预治疗,但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变化。高教授强调,在制定指南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效益、干预获益等多个因素,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科高红主任医师回顾了高血压与育龄女性的发病情况,她指出高血压患病率升高和高血压发病的年轻化,预示育龄女性带病生育的发生率升高。妊娠合并高血压会使母婴产生多种不良结局,她强调所有慢性高血压的孕妇均应接受孕前咨询,并且在妊娠期甚至产后需要联合多学科对孕妇进行综合的全面评估和管理。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马文君教授从继发性高血压筛查对象、继发性高血压筛查方法、女性继续性高血压筛查重点等三个方面向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授。马教授指出,所有高血压人群均应进行继发性高血压筛查,尤其是重点人群、重点疾病,不同年龄段筛查的重点疾病有所不同。对于女性高血压患者,应注意筛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库欣综合征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杨锴副主任技师向我们介绍了易栓症的背景,并讲述了易栓症与胚胎发育不良、胎儿生长受限、死胎、早产、子痫前期、胎盘早剥等不良妊娠之间的关系。随后,他结合多个典型病例,分享了遗传性易栓症风险评估系统,表示建立适合中国人的易栓症风险评估系统是当前VTE诊疗、预防的重点问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科的孙涛副主任医师通过一例严重胰岛素抵抗患者的病例,向大家介绍了胰岛素抵抗的定义、发病机制和分型,并阐述了妊娠期胰岛素抵抗及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随后,她围绕胰岛素抵抗评估、诊断及管理进行了深入讲解。胰岛素抵抗是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共同基础,对于备孕女性来说,早期筛查识别胰岛素抵抗并积极管理至关重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科王昱医师首先对人工智能进行了概述,她指出人工智能具有高效准确、降低岗位难度、赋能创新等优势。通过分享多个典型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心电图分析中的应用。她还详细讲述了人工智能在心电图分析中的技术进展,并介绍了AI-ECG的分析方法。尽管在现实世界中,AI-ECG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AI-ECG的应用潜力不断得到证实,这些挑战也在逐渐被克服。

 
互动交流
    

COPY 2011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6号院1号楼
京ICP备190530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120号
网站标识码:11000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