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英国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公布了包括9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研究人员在内的新入选院士名单,清华大学副教务长、医学院院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眼科中心知名专家黄天荫入选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据官网主页介绍,黄天荫长期致力于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在重大眼科和系统性疾病筛查、诊断与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英国皇家学会会长阿德里安·史密斯爵士表示:“我非常高兴并欢迎最新一届的杰出研究人员加入英国皇家学会的院士行列。他们的成就代表了科学探索的最高水平,覆盖从基础发现到健康、技术与政策等领域具有现实影响的研究。从应对全球健康挑战,到重新定义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意义,他们的工作充分体现了以探索欲为驱动的研究与创新的力量。”
清华大学副教务长、医学院院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眼科中心知名专家黄天荫
黄天荫现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医学院院长。曾在新加坡和澳大利亚担任重要职务,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新保集团杜克-新国大医学院医学中心、新加坡国家眼科中心和墨尔本大学。黄天荫在人工智能研究成果已被纳入新加坡国家糖尿病筛查项目,并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发表论文超过1600篇,包括《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和《美国医学会杂志》等国际顶级期刊。
作为临床视网膜专家,黄天荫擅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各类黄斑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各种常见及罕见眼底病的诊治。擅长眼底激光治疗、玻璃体腔注药等各类眼底内科治疗。其发表同行评议论文1500余篇 (h-index为229),并在2018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入选高被引学者。
黄天荫荣获多个重要奖项,包括第16届“长城友谊奖”、黄斑病学会(Macula Society)的阿纳尔·帕茨(Arnall Patz)奖章、美国眼科与视觉研究学会(ARVO)弗里登瓦尔德奖(Friedenwald)奖、澳大利亚联邦卫生部长奖、新加坡总统科学奖和总统科学技术奖等。黄天荫是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与澳大利亚健康与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黄天荫教授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既是对他在科技与医学交叉领域所做创新性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显示了他卓越的学术领导力,进一步提升清华大学在全球日益增长的学术影响力。
英国皇家学会又称“英国皇家科学院”,始建于1660年,是英国及全世界存在时间最长的科学学术团体,致力于科学发现与探索的最前沿。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的评选旨在表彰当选者作为各自领域的引领者,对科学研究做出的宝贵贡献,牛顿、法拉第、达尔文、麦克斯韦、卢瑟福、爱因斯坦、狄拉克等著名科学家都是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目前已入选英国皇家学会的中国籍院士包括杨振宁、周光召、陈竺、白春礼、李家洋、高福、李静海与潘建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