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动态>>工作动态
与死神赛跑 北京新冠肺炎重症救治特种兵集中攻坚战“疫”记
发布日期:2020-08-31| 文章来源: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 浏览量:17509 | 【关闭

  

  

  随着上周1例大连市疫情关联病例和1例境外输入病例治愈从地坛医院康复出院,北京市新冠肺炎在院确诊病例全部清零。清零背后,有一支重症救治“特种兵”攻坚克难、功不可没。8月31日上午,“北京市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专题媒体沟通会在地坛医院召开,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医疗救治与防院感组重症救治分组组长、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主任潘苏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席教授姜良铎,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北京地坛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刘景院、北京佑安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张莉莉在沟通会上介绍了重症救治相关情况。潘苏彦在总结回顾半年多来的抗疫历程时介绍,在市防控领导小组的坚强领导下,医疗卫生战线广大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全力以赴,尤其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上,举全市之力、集优势兵力、不计成本、不惜代价、攻坚克难,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中央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决策部署。

  早谋划早介入,集中管理、专家、一线三方精锐力量打造重症救治“特种兵”

  潘苏彦指出,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重症医学对缓解病情、挽留生命至关重要,是降低患者病亡率的关键因素。重症医学介入越早,患者生还的希望越大。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发展,2月份时,在北京收治的患者中出现了10余例危重病例,为了更加精准有效的救治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决定在医疗保障组专门成立重症救治分组,2月16日成立当天,我们根据新冠肺炎重型特别是危重型的病情特点和救治需要,统筹调配全市专家和诊疗力量,立即组建了覆盖重症医学、呼吸、循环、中医、护理等多学科的重症救治专家组,抽调骨干力量组成重症救治精锐团队,管理、专家、一线三方力量通力合作,形成了重症救治“特种兵”,这支队伍的责任和使命,就是最大限度提高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从2月份至今,重症救治“特种兵”队伍不舍昼夜、攻坚克难,不辱使命,现在看来,市防控领导小组当时这个决策确实很及时、很英明。重症救治的效果通过组织有力、专家实力、一线给力的综合战斗力体现出来。

  潘苏彦特别介绍了19+N重症救治专家组和一线救治团队。19+N的19,指的是疫情初期至今长期参与会诊的19个专家,他们是:天坛医院的周建新、蔡卫新,复兴医院的席修明,地坛医院的李昂、刘景院、王宪波,北医三院的马朋林,清华长庚医院的许媛,朝阳医院的孙兵、李文雄、张雪静,友谊医院的段美丽、金艳鸿,安贞医院的侯晓彤,东直门医院的姜良铎、王兰,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刘景源,东方医院的史利卿,佑安医院的李秀惠。19个专家各有专长。以重症医学专家为例,有的擅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有的擅长体外循环、有的擅长镇静镇痛、有的擅长营养支持。N的含义是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随时请其他专业的专家进行会诊,如友谊医院的消化科、血液科、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安定医院的精神科等。在新发地聚集性疫情发生后,我们又请从武汉保卫战撤回的国家级专家组专家协和医院的杜斌、朝阳医院童朝晖、中医医院的刘清泉、宣武医院姜利进驻到地坛医院隔离病房,与刘景院主任的团队以及随后加入的协和医院周翔、李尊柱同志一起,组成了硬核专家组和一线救治团队,中西联手,精心施救,取得了新发地聚集性疫情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零病亡的不凡战绩!

  一线救治团队主要由定点医院医务人员和兄弟增援队伍组成,一线救治团队根据专家组会诊意见,具体执行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定点医院充分发挥自身传染病及危重患者救治优势,共组织1178名医务人员直接参与了一线救治,其中佑安441名,地坛737名。同时我们从重症救治能力较强的市属医院抽调重症医学、心血管、体外循环等专业高年资医师和有经验护士,增援地坛、佑安两家定点医院。共抽调了211人次,其中增援佑安医院21人次,增援地坛医院192人次;医师57人次,护士123人次,呼吸治疗师2人次,检验人员19人次,放射人员12人次。

  精心精准施治,“每日会诊、每日筛查、中西医结合、一人一策”机制运行高效

  根据新冠肺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高龄老人多、基础疾病重、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医疗保障组重症救治分组制定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统一领导、明确分工、各有侧重、综合协调的顺畅工作体系,严格诊疗流程,建立四个机制,责任到人到岗到细节。

  一是每日会商会诊机制。坚持专家每日会诊会商。专家组对每位重型和危重症患者逐一进行会诊分析,精心制定“一人一策”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指导具体救治工作;制订了气管插管、肺保护性通气、俯卧位通气和体外膜肺氧合等关键治疗策略的标准化实施流程,确保救治的协调性、连贯性和标准化。定点医院主要领导参加每日会商,切实做好救治保障。重症救治分组特别关注“一老一小”两个群体,先后组织儿科、心脏内科、神经内科等专家与定点医院共同研究个性化救治方案,取得良好效果。累计组织专家会诊113次, 参与会诊专家达1888人次。

  二是每日筛查机制。组织专家以驻点包干方式对定点医院进行技术支持。专门安排专家每天专责对定点医院收治的所有轻型、普通型和重型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氧和指数等重要指标进行筛检监测,及时发现潜在风险,进行预警和早期治疗干预,防止轻转重、重转危重。作为重症“八仙”之一的童朝晖直接参加了新发地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据他介绍,依据前期武汉救治经验,新冠肺炎的部分轻型、普通型患者会演变为重型或危重型,大多数在起病后的第二周。因此,新发地聚集性疫情患者重症救治关口前移,对收治在普通病房的患者,进行严密监测及定期巡查,一旦出现氧合下降的趋势,或生命体征的变化,第一时间转入ICU。在ICU中一方面加强监护力度,另一方面积极给予干预,避免延误治疗。

  三是中西医专家协同作战机制。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定点医院实行中西医双主任查房制度,对收治的90%以上的患者都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在危重症患者中,中医药参与率在85%以上,中医院总有效率达到92%以上。特别是6月11日新发地聚集性疫情发生以来,全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医药参与治疗率为91.54%,危重症的参与率为100%。作为重症救治专家组中医组组长,姜良铎介绍了北京中医药参与重症新冠肺炎救治特色做法和成效显著。中医组在国家方案基础上结合北京气候特点、已确诊患者的症候特点,先后制修订了五版《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提出了北京患者的病机及传变规律、治则治法及建议方药和中成药,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医药,中医药的早期干预预防,为减少重型和危重型起到积极作用。对重型、危重型患者,调动首都国医名师、援鄂国家级中医救治组专家等顶级中医药专家参加会诊,提出治疗方案,中医药在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上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是资源统筹调配保障机制。在强化专家救治力量同时,集中调配全市最先进的技术设备资源,共为定点医院调配和新增配置人工膜肺(ECMO)7台,经鼻高流量氧疗机19台、呼吸机70台、DR6台;调配床旁血气分析仪、床旁血凝分析仪、纤维支气管镜、各类输液泵等设备共3563台,为危重患者救治提供了充分的硬件保障。

  实践证明,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重症救治策略是行之有效、科学高效的。

  用心用情关爱,医护齐心、医患同心共创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的北京奇迹

  新冠肺炎危重患者非常脆弱,治疗需要极其精细,对护理的要求极高。为了最大限度提升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定点医院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很多有效模式,以佑安为例,为了克服医护团队来自多家医院、对于工作环境不熟悉等问题,佑安医院探索出了“一名主帅,双护士长,三方沟通”模式:一名主帅,即以重症专家孙兵为主帅,所有医师必须贯彻主帅思想,所有护士落实主帅思想。护士混编分组,设置双护士长,确保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建立医生、护士、重症专家组三方医疗沟通机制,主帅、护士长与护理组长参加每日重症专家组会诊,沟通每名患者当日的注意事项及治疗要求,并随时调整落实到位。

  作为佑安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张莉莉介绍了护理团队调整落实到位的创新做法——重症患者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即:日常由护士长和护理督导进行管理,夜班设带班组长、每个患者设护理组长1名,一患一组,进行集束化管理策略,精准施护,全面落实“护士长-护理督导-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四级救护。而且强化闭环式管理:早交班,将患者病情、关键点、特殊事、高风险操作等进行交班;午讨论,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管理质控人员进行讨论、制定方案;晚培训,每晚7点到驻地进行相关问题分析,提出整改意见,并进行培训,做到人人知晓;再考核,不断强化新流程规范的落实,补齐短板,满足需求。

  在医护人员和专家团队的精心治疗护理下,一位位重症患者逐渐转危为安,康复出院,这其中饱含了所有管理者、专家组、一线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齐心协力和不懈努力。作为北京地坛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刘景院说,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都是危重病人,医护人员每天面对的都是“生死考验”,是“死中求生”的工作,充满各种挑战、不确定,压力巨大。我们不仅想把患者救活,更想把患者救好。5月13日,北京首例成功脱离ECMO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从地坛医院康复出院。这位老年患者是北京市第一位成功脱离体外人工膜肺(ECMO)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在这位患者的救治中,充分体现了地坛重症医学科在这次新冠重症患者救治中积极倡导的一个理念,那就是在患者器官功能得到改善后,充分评估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对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重症医学科和康复师联合为重症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这样不仅能改善呼吸功能,有利于呼吸机撤离,也可以使患者改善出院后生存质量,早日融入社会。

  朝阳医院重症专家孙兵同志坚守在佑安医院隔离病房、重症监护室一线84天,他每天带领团队对危重症患者尽早的开放气道,每日进行气管镜下的吸痰,对于这些高风险操作,医务人员毫无畏惧,体现出高度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他们用精心、耐心对待每一位病人。佑安医院有一位危重型患者体重100多公斤,对如此体重的患者每日实施俯卧位通气,本身就是个很有挑战性的力气活,对同时使用ECMO、呼吸机和床旁血液滤过装置,全身的管路多达十几条,每一条管路就是一条生命线的他来说,带着这么多管路进行俯卧位又要保证生命体征的平稳,更是个技术活,医生护士们每每选择在交接班的时候由2班人马8-10个人事先为他精心设置好点位图,规定每个点位医务人员的工作要点,每次给患者翻身,在防护服下的内穿衣全部湿透,再用体温把冰凉的内穿衣溻干。经过104天的精心治疗,命悬一线的患者终于被医护人员从鬼门关里抢回了一条命,涂先生、马奶奶、王女士---,一个个患者转危为安的背后,是医务人员的不抛弃、不放弃,彰显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动写照。

  疫情发生以来,地坛、佑安两家定点医院就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中危重型46名,重型患者79名,高流量氧疗62例,使用无创呼吸机15例, 有创呼吸机支持27例,ECMO支持治疗10例,其中ECMO使用时间最长的达44天。

  坚持平战结合,实施“重症医学五四三二一”计划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重症救治工作机制也调整到平战结合模式。潘苏彦说,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北京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来讲是一次大考,重症救治特种兵团队经受了考验,锻炼了队伍,提升了能力。同时,我们也发现了短板和不足,那就是重症救治力量还不能充分满足应急时的需要,主要表现在救治队伍数量不够充足,床位还需扩充,相关辅助专业比如呼吸治疗师短缺,这些都需要更完善的制度、政策、措施予以支持才能解决,尤其是建立一支平战结合的专业化危重症救治队伍确实非常重要也非常紧迫。

  目前,市医院管理中心已经按照“集中资源、分层设计、优势互补、精准施教”的原则,集中北京市优质重症医学的专家及师资,实施“重症医学五四三二一”计划。即:针对重症医学的5个技术难点,选定4所市属医院作为培训基地,为每家医院培训3名医师和3名护理的业务骨干;每人在每家基地轮转2个月;按照统一标准,培养一支随时可以派出的高水平重症医学人才队伍。目前已启动了120名医务骨干培训工作。第1批40个人,已经在朝阳、安贞医院开展培训。为了更好的应对秋冬季可能出现的疫情,此次培训围绕着新冠肺炎特点以及市属医院的短板进行了专项培训,主要是培训呼吸系统疾病重症救治和ECMO技术。潘苏彦说,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每个医院都储备一支随时可以调度使用的高水平重症医学人才队伍,随时应对突发应急事件的救治需要。


 
互动交流
    

COPY 2011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6号院1号楼
京ICP备190530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120号
网站标识码:11000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