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症处理。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PICC1997年已经被引进中国,在肿瘤化疗、刺激性药物输注、静脉营养治疗、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PICC置管可减少频繁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导管留置时间可长达一年,能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治疗,导管不易脱出,稳定性好,避免了刺激性强的药物对病人血管的损伤,保护了病人的外周静脉,彻底杜绝了化疗药物的外渗和局部组织的刺激,控制了医疗风险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近几年,在北京天坛医院,需要长期输液和接受化疗的患者,为减少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大多选择PICC置管。周边医院带管患者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PICC置管和维护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取得PICC资格证的护理人员操作,因此患者在病区行PICC置管出院后,导管的维护成了带管患者的难题。

  为方便PICC置管后的维护和全程跟踪治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护理部成立了静脉治疗专科小组,15名小组成员全部获得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认证,在全院开展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工作,这也意味着医院的专科护理发展更进了一步。

  使用PICC注意事项

  1.携带PICC不影响一般性的日常工作、家务劳动、体育锻炼等,但有PICC一侧手臂应避免做剧烈运动,不能提过重物品或做引体向上等持重锻炼。

  2.携带PICC可沐浴,但应避免盆浴、泡浴、游泳,沐浴前用塑料保鲜膜缠绕贴膜,上下用胶布贴紧,沐浴后检查贴膜下有无浸水。

  3.注意观察穿刺点周围有无发红、肿胀、疼痛、发热及渗出物,如有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处理。

  4.定时测量穿刺侧肢体肘上10cm的臂围,牢记导管留在体外的长度、封管

  及更换敷料的日期、更换敷料的操作指导等。按时到医院换药,治疗间歇期每7天对PICC管行冲管、换贴膜及更换输液接头。

  5.睡觉前将袜筒套于PICC导管外面,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睡觉时不自 觉的将导管拽出来。

  6.穿衣服时先穿置管侧肢体,脱衣服时先脱未置管侧肢体,衣服袖口不宜过紧。


首页>>公共服务>>便民服务
天坛医院首开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护理门诊
发布日期:2015-03-11| 文章来源: 北京天坛医院| 浏览量:1446 | 【关闭

  北京天坛医院护理部组织设立的第一个专科护理门诊——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门诊已于20141210日开诊,PICC门诊时间为每周三、五下午13001700;地点在门诊楼二层外科门诊。

  PICC门诊护士工作包括,对带管患者的自我维护指导和宣教、健康咨询,以及每周一次的导管维护,如局部消毒、更换透明膜、更换肝素帽、冲洗导管、

 
 
 
互动交流
    

COPY 2011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达济街6号院1号楼
京ICP备190530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120号
网站标识码:11000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