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增建儿童医院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5-07-08
北京目前只有两所儿童医院且均在市中心,非常不利于患儿就诊。儿童患病的特点是起病急、变化快,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现在的情况是,如果一个孩子夜里发高烧,不论他住在北京市的什么地方,都要到位于市中心的儿童医院看急诊(因为综合性医院没有儿科急诊)。每天晚上儿童医院急诊楼都在上演患儿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家长焦急无奈地等待,医护人员通宵达旦忙碌的戏码。我就有过夜里2点带发热39.3摄氏度的孩子去北京儿童医院看急诊直到早上7点才拿到药的亲身经历,这5个小时,对患儿和家长都是煎熬。急诊楼内人满为患,连个座位都找不到,一些家长只能抱着患儿席地而坐。儿童医院的日常门诊也常常一号难求,因为供需比例的严重失调,这里成了号贩子的猖獗之地,这种现象已经存在很多年了。 我认为,儿童医院的资源配置不仅要考虑本市儿童人口数量与医护人员、病床的比例,还要把全国各地进京求医的患儿数量计算在内,事实上北京的儿童医院不仅仅是北京市的儿童医院,也是全国疑难病患儿的诊疗中心。另外,儿童医院应科学布局,既考虑方便患儿就医,又要减轻市中心交通压力。因此,一、建议有关部门对两所儿童医院历年实际门诊人数、住院人数做认真统计,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儿童医院门、急诊以及病房医护人员的比例,安排适当的病床数量。二、建议在北京市东南西北方向各建立一所儿童医院,医院应靠近地铁、汽车站、火车站,有充足的停车位,方便就诊。三、儿童患病需要家长带着去医院,一个患儿常常需要两名家长陪同(一个看孩子,一个挂号、交费、取药),因此,儿童医院的候诊区应有足够的空间并多设座椅。四、目前绝大部分家庭还是独生子女,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生育政策的调整,将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二孩家庭,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势,因此,儿童医院的规划要有前瞻性。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儿童病患是特殊群体,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关爱,希望北京十三五规划为儿童看病难制定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首都之窗北京市“十三五”规划公众参与活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