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关于印发《2015年基础运行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市属医院:

  为贯彻落实2015年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市属医院基础运行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市医院管理局制定了《2015年基础运行管理工作要点》,工作涉及安全保卫、后勤管理、患者满意度和文化建设等内容。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医院相关部门根据工作要点研究制定本院基础运行相关管理工作的计划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

  2015年4月13日

  2015年基础运行管理工作要点

  2015年,市属医院基础运行工作将继续以医院安全运行管理为核心,以绩效考核评价为抓手,以规范化管理为基础,以人才队伍建设为突破,以信息化建设为切入,着力提高市属医院基础运行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市属医院运行效率。

  一、出规范、编指南、订标准,提升基础运行工作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一)制订《安全保卫和后勤管理工作技术指南》。依托市属医院基础运行专家委员会和专业技术组,组织专家按照专业分工编制安全保卫和后勤管理专业技术指南,指导市属医院基础运行一线工作人员实际操作。

  (二)编制《市属医院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市属医院基础运行预案体系建设,针对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涉医扰序等重点环节建立预案标准,明确职责及工作流程,完善预案体系建设。

  (三)制定《市属医院基础运行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标准》。为市属医院安全保卫和后勤管理等工作岗位设置提供参考依据,指导市属医院合理配置基础运行工作人员,科学把握自主管理和社会化之间的度。

  (四)探索制定市属医院文化建设日常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市属医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和人文医学培训,研究借鉴国内外医院文化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市属医院文化建设评价体系,适时开展日常评价试点工作。

  二、重管控、抓落实、促绩效,强化基础运行工作精细化管理能力

  (五)狠抓市属医院基础运行管理绩效考核和评价。以2015年市属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切实做好涉及医院基础运行管理的2项目标考核指标、5项日常评价指标和1项个性化指标的绩效考核工作,并试点开展市属医院后勤管理和安保管理的全面评价,推动市属医院基础运行管理工作的持续提升与改进。

  (六)创建市属医院“一站式”后勤服务中心。在市属医院全面推进“一站式”后勤服务中心创建工作,9月底前全部完成创建工作。制定统一规范的“一站式”后勤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和管理流程,指导市属医院“一站式”后勤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市属医院后勤服务全流程、闭环式的精细化管理。

  (七)强化医院安全管理机制建设。深入研究、逐步建立市属医院运行管理动态台账和风险预警评估机制,实现台账预警、风险评估、措施建议、进度追踪、效果评价的闭环式管理。研究建立市属医院安全应急联动管理机制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制定下发《北京市市属医院安全生产约谈办法》,建立市属医院安全生产工作约谈机制。

  (八)扎实推进市属医院节能减排工作。以节能考核指标为抓手,以节能指南为依据,完善市属医院节能减排工作机制、建立节能减排专家队伍、研究制定节能减排项目计划,着力推进市属医院能源监控系统建设、节能灯具改造等项目实施,扎实做好市属医院节能减排工作。

  (九)拓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工作的广度与深度。利用信息化满意度测评的方式,实现满意度评价内容的细化与延伸,针对达标率低的医院,探索个性化评价。在调查评价过程中,注重对医院存在问题的分析,并加强反馈与沟通。督促市属医院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工作,并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评价改进医疗服务。

  (十)加强市属医院人文医学培训。按照“以点带面”的原则,通过试点逐步推进市属医院人文医学培训基地建设,开展相关制度建设及考核等工作。培养人文医学师资队伍并组建市属医院人文医学巡讲团,完善医院本地师资培训模式及课程体系,编写本土化培训教材,推进人文医学培训体系本土化。

  三、搭平台、建机制、服好务,发挥市属医院基础运行工作集团化优势

  (十一)组建市属医院安全保卫和后勤管理专业技术组。组建包括综治、消防、治安、维稳、交通等安全保卫工作专业技术组,以及物业管理、变配电、锅炉、中央空调、电梯、医用气体、医疗垃圾、节能减排、布草洗涤等后勤管理工作专业技术组。依托专业技术组开展标准制定、监督检查、应急联动、技术论证、交流培训、课题研究等工作。

  (十二)加强市属医院后勤社会化服务管理。在完善后勤社会化管理标准的基础上,发挥集团化管理的优势,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综合考评体系,建立后勤社会化服务机构的服务准入和退出机制、价格谈判机制和质量监管机制,全面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

  (十三)继续为市属医院购买公众责任保险。为市属医院统一购买公众责任保险,对于医院在运营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造成第三者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予以适当补偿,进一步强化就诊患者权益保障,降低相应的意外事故风险。

  四、带队伍、重培训、聚人心,提升市属医院基础运行工作队伍素质

  (十四)开展市属医院基础运行队伍职业发展规划专题研究。开展专题调研,分析市属医院基础运行队伍的现状及问题,探索重点岗位人员配置标准及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市属医院基础运行队伍建设。

  (十五)推进基础运行管理人员专业培养工作。与北京建筑大学联合开展医院运行保障管理专业硕士培养,针对性定制课程,为基础运行队伍中不同专业层次和知识水平的工作人员创造学习进步的空间,提升市属医院运行保障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和管理水平。

  (十六)开展基础运行工作交流、培训和演练。组织开展市属医院管理的多角度、多层次交流培训,开阔基础运行工作人员视野,提升管理能力。有针对性地组织和指导市属医院开展医院运行保障的多科目演练,推进各市属医院进一步锻炼队伍、完善预案、磨合机制,提高管理和处置能力。

  五、强手段、抓精细、上水平,提高市属医院基础运行工作信息化智能化程度

  (十七)扎实推进安防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沟通,推进项目立项和预算经费评审工作,尽快启动项目实施。着手组建项目专家咨询团队和项目管理团队,负责项目实施过程的方案预审、质量监督控制、项目实施协调等工作。

  (十八)推广建设“一站式”后勤服务管理平台。通过开展“一站式”后勤服务中心创建工作,指导市属医院逐步建设能够实现“一站式”后勤服务工作的服务预订、来电记录、工作分配、结果反馈、满意度调查等闭环管理需求的信息系统。

  (十九)研究探索市属医院基础运行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模式。一是研究探索安全风险评估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对各种安全因素的评估、量化赋值和预警。二是研究推进市属医院能源监测管控平台建设,实现对医院能源使用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三是研究探索基础运行设备立项、采购、安装、运行监测、报废、后评估等生命全周期管理系统建设。四是研究通过通信技术、网络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手段,实现对后勤管理信息采集、业务管理、决策管理、统计分析等在内的后勤智能化管理平台功能和建设标准。